律师解析:
1.
肇事逃逸后又原路返回,仍属肇事逃逸。
2.肇事逃逸是交通事故发生后,
当事人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离现场的行为。
即便之后返回,也无法改变其最初逃避责任的
主观故意。
3.一旦被认定为肇事逃逸,
逃逸方一般要承担事故全部或
主要责任。
这会使其面临
刑事处罚,像交通
肇事罪,还需承担
民事赔偿责任,涵盖
医疗费、
误工费、
护理费等。
若造成他人残疾,有
残疾赔偿金;
导致他
人死亡,有
死亡赔偿金等一系列
赔偿项目。
4.所以,肇事逃逸后别心存侥幸原路返回,应主动向公安机关
投案自首,如实供述行为,积极配合处理,争取
从轻处罚。
比如,有的司机肇事后害怕担责逃离,之后又返回现场,以为能躲过
处罚,实则不然。
主动
自首能展现态度,在处罚时可能会从轻考量,而逃避只会加重后果。
案情回顾:小何驾车与小李的车辆发生碰撞,造成小李车辆受损。事故发生后,小何因害怕承担责任,当即驾车逃离现场。但行驶一段路程后,小何又原路返回事故现场。小李认为小何的行为构成肇事逃逸,应承担全部责任;小何则觉得自己已经返回,不应认定为肇事逃逸。
案情分析:1、肇事逃逸是交通事故发生后,当事人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离现场的行为。小何在事故发生后逃离,即便之后返回,也无法改变其最初逃避责任的主观故意,所以应认定其为肇事逃逸。
2、一旦被认定为肇事逃逸,小何一般要承担事故全部或主要责任。他不仅可能面临交通肇事罪等刑事处罚,还需承担民事
赔偿责任,包括医疗费、误工费等。若主动自首,如实供述并积极配合,或可争取从轻处罚。
版权声明:本平台对图文内容模式享有独家版权,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