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18万律师在线解答
首页 > 精选解答 > 名誉毁谤精选解答 > 别人骂你推搡你怎么办

别人骂你推搡你怎么办

时间:2024.05.22 标签: 损害赔偿 名誉毁谤 阅读:1254人
律师解析:
倘若遭受辱骂,您有权选择报警处理。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凡具有以下行为之一者,将被处以五日以下的拘留或罚款五百元以下;情节严重者,将被处以五日以上十日以下的拘留,同时还需缴纳五百元以下的罚款:如撰写恐吓信件或采用其他手段威胁他人人身安全;公开侮辱他人或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等等。
1、在遭受他人辱骂时,您有权提出赔偿要求。名誉权作为人格权的一种,其含义为人们依法享有的对于自身所获得的客观社会评价的保护,以及排除他人侵害的权利。
2、民事主体均享有名誉权。任何组织或个人都不得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犯他人的名誉权。名誉则是对民事主体的品德、声望、才能、信用等方面的社会评价。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一)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
(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
(三)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企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处罚的
(四)对证人及其近亲属进行威胁、侮辱、殴打或者打击报复的;
(五)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
(六)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
版权声明:本平台对图文内容模式享有独家版权,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

辱骂他人可能构成"侮辱罪"或者"诽谤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有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是诽谤他人严重行为的,损害他人的名誉,会构成侮辱罪或者诽谤罪,会受到处三年以......

名誉权是指一个人享有的保护自己声誉、名誉、人格尊严的权利。它包括了个人的社会形象、信誉度、名声等方面的权利。 荣誉权则是指一个人享有的保护自己荣誉、声望、地位等方面的权利......

口头侮辱可能构成侵权行为。在我国的法律体系中,如果某人的行为侵犯了他人的人格权,包括名誉权、荣誉权等,受害人有权要求赔偿。 口头侮辱,如果达到了一定的程度,比如严重损害了......

图文精选 普法视频 语音解答
  • 诽谤罪既遂是如何判定的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刑法》规定诽谤罪的处罚包括三年以下徒刑、拘役、管制或剥夺政治权利。严重诽谤如致人死亡、引发社会愤慨、损害外交关系,将突破"告诉乃论",检察院可公诉追究,不论受害人是否提出控诉。

    浏览量:801 2024-06-15
  • 侮辱人格罪一般会判多少年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侮辱罪指通过非法手段公开贬低他人名誉,情节严重触法。行为如暴力挑衅、恶意诋毁并造成严重影响,将面临三年以下刑罚,包括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剥夺政治权利。

    浏览量:942 2024-06-15
  • 侮辱罪的犯罪构成要件主要包括哪些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侮辱罪的关键要素包括:1)侵害对象为他人的人格尊严和名誉权;2)行为方式需通过暴力或非法途径,公开贬损他人名誉,情节严重;3)主体为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并具备责任能力的一般公民;4)犯罪动机为直接故意,有明确贬低与损害他人的意图。

    浏览量:827 2024-06-15
  • 辱骂他人一般会拘留几天

    1609人阅读

    严重辱骂他人可能涉及侮辱罪和诽谤罪指控,轻微情况则视为侵害名誉权。若情节恶劣,行为人可能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等刑罚;情节较轻时,受害方可要求停止侵权、恢复名誉、消除影响、公开道歉或支付赔偿金。辱骂他人不一定犯罪,但可能引发民事责任。处理时请保持理智和冷静。

  • 造谣诽谤会坐牢吗大概做多久

    1217人阅读

    故意编造并传播虚假信息,旨在污蔑他人、毁坏声誉,情节严重者构成刑事犯罪。互联网环境下,诽谤信息被点击、浏览五千次或转发五百次即视为情节严重。造谣诽谤罪行通常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违反治安管理规定。网络攻击他人名誉,情节严重者将受三年以内有期徒刑处罚。

  • 在qq上被人造谣怎么办

    1335人阅读

    若您在使用微信时遭遇诈骗,且损失金额超过2000元,请立即拨打110报警电话或前往附近派出所报案,并提供相关证据。根据中国法律,普通公民被骗金额高于2000元,警方才会正式立案。

  • 口头辱骂后对方要求鞠躬道歉怎么办

    1273人阅读

    受到言语侮辱时,你可以采用科技手段,如录音、录像等,来捕捉证据,也可以通过目击者的证词来维护自己的权益。如果是文字侮辱,如短信、微信、QQ消息或公告等,只需保存相关记录即可作为证据。法律依据支持你有权这样做。在遭受言语侮辱时,你可以选择使用先进的语音和影像技术收集证据,或者通过寻找目击者来证明自己的清白。如果是文字侮辱,比如短信、微信、QQ消息或公告等,只需保留相关记录即可作为有效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