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受威胁恐吓情况,报警的法律时效是多久倘若遭受了这样的威胁和恐吓,在追诉时效仍未到期的情况下选择向警方报案,无疑是十分有效的做法。如若行为人从事追赶、堵截、侮辱以及恐吓他人之行径,且其情节严重或恶劣,由此对社会秩序带来严重破坏的话,则将面临最高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的处罚。
可以向公安机关寻求保护。国家有保护举报人的义务,公安机关应当积极进行调查,查明举报人是否受到实质性威胁,以及威胁到了何种程度,进而在自己的职责范围内为其提供适当的保护。如果举报人报案了,公安机关没有及时妥当处理派人保护而发生严重后果时,还可以追究公安机关办案人员相应的责任。
报警的流程是:一、拨打110或者直接前往辖区的派出所;二、向公安机关陈述自己被恐吓的基本事实与经过,提供对方的相关信息;三、公安机关对该事件以及报案人提供的证据线索进行审查,符合立案条件的,立案处理。
公安机关根据实际情况来予以处理:一、威胁他人,敲诈勒索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敲诈勒索的,构成敲诈勒索罪,由公安机关立案侦查,最后交由法院审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二、威胁行为未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有用,报警后,警察会依法对犯罪嫌疑人立案侦查,并追究其刑事责任。敲诈勒索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被害人使用恐吓、威胁或要挟的方法,非法占用被害人公私财物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