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解析:
1.网络交易方面,要限制孩子用手机号绑定的支付功能进行大额消费。
无或限制
民事行为能力的孩子进行大额交易,需
法定代理人追认才有效,但证明是孩子操作有难度。
2.
个人信息保护上,别让孩子在不可信网站或平台用手机号注册,以免
信息泄露遭遇诈骗。
父母手机号关联很多隐私,泄露会有安全隐患。
3.网络社交时,要教导孩子文明上网,不能用手机号注册的社交账号发
违法、
侵权内容,不然要担责。
案情回顾:小朱是
未成年人,趁父母不注意,用父母手机号绑定的支付功能进行了大额游戏充值。同时,小朱还在不可信网站用该手机号注册,导致父母
个人信息泄露,接到了诈骗电话。此外,小朱在社交平台用此手机号注册的账号上发布了
侮辱他人的言论,被对方家长找上门理论。小朱父母对游戏充值能否
退款、信息泄露责任及孩子言论是否担责产生疑问。
案情分析:1、小朱作为未成年人,属于无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其大额游戏充值交易行为可能需法定代理人即父母追认才有效,但父母要举证交易是小朱操作存在一定难度。
2、小朱在不可信网站用父母手机号注册致信息泄露,父母应加强对孩子使用手机号的监管,避免此类情况再次发生,同时要提高自身信息安全防范意识。
3、小朱在社交平台发布侮辱他人言论,可能需承担相应法律责任,父母作为
监护人,应教导孩子文明上网,避免发布违法、侵权内容。
版权声明:本平台对图文内容模式享有独家版权,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