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解答 > 拆迁安置精选解答 > 景区回应吊桥断裂是否担责

景区回应吊桥断裂是否担责

时间:2025.09.28 标签: 征地拆迁 拆迁安置 阅读:818人
律师解析:
1.景区一般要对吊桥断裂负责。
按法律规定,经营场所、公共场所的管理者等,没尽到安全保障义务致他人受损,要担侵权责任
2.景区作为吊桥管理者,要保障其安全可靠。
因维护、设计等自身过错致吊桥断裂,给游客造成损害,景区需赔偿
3.若损害由第三人或游客故意、重大过失造成,景区能证明自己尽到保障义务,可减轻或不担责。

案情回顾:

小朱、小胡等游客到某景区游玩,在经过景区吊桥时,吊桥突然断裂,小朱和小胡受伤,部分随身物品损坏。小朱和小胡要求景区承担赔偿责任,景区则认为可能是游客自身在桥上打闹导致吊桥断裂,不应由景区担责,双方因此产生争议。

案情分析:

1、依据《民法典》,景区作为吊桥的管理和运营者,属于经营场所的管理者,有义务保障吊桥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2、若景区因吊桥维护不当、设计缺陷、未及时排查安全隐患等自身过错导致吊桥断裂,就需对小朱和小胡的人身伤害财产损失承担赔偿责任。若景区能证明损害是因游客自身故意、重大过失造成,且自身已尽到安全保障义务,则可减轻或不承担责任,但景区需对此进行举证。
版权声明:本平台对图文内容模式享有独家版权,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
北京京云律师事务所律师

北京京云律师事务所

王兴华律师 1979年12月19日出生于中国河南省,2015年,创立了北京京云律师事务所,担任北京京云律师事务所主任以及法定代表人。 王兴华律师在北京京云律师事务所发展过程中不断总结和创新管理模式,在此基础上创立了“云合专业律所模式”,即双重专业化发展、公司化管理。在运作的过程中进行双重化分工,一是业务定位上的分工,律师事务所只做房产这一个专业;二是岗位分工,律所的工作人员分别负责品牌与推广化、法律产品开发、案件接收考察、业务办理、质检、客户服务等专业岗位,每个案件由律师事务所市场部门统一接收,通过一定的竞争方案安排业务部门办理。在办理案件的这些律师里面,根据经验和能力分为主管律师、主办律师,辅办律师,重大的案件决策需要丰富的经验和判断力,所以岗位的划分需要有一个合理的分工。承办团队以模拟法庭、研讨、方案、竞争、质检、案件跟踪等办案方式为依托,通过精细的分工办案模式不仅办理了大量的个人、集团诉讼房屋案件和拆迁案件,为众多房产法律行业的律政新人提供了广阔的学习、成长平台。在双重分工模式下,每个人可以在各自的工作领域中安心并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在公司化管理制度下,律所对每一个项目都认真负责全程担责,在这样的情况下法律服务的水平是稳定的,可期待的服务价值是稳定的,既能提供高质量的法律服务,又可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王兴华主任深刻钻研法律知识与相关法律流程,对全国的城市化进程和农村土地拆迁状况有着深刻独到的理解,善于诉讼和法庭辩论,有着丰富的上庭经验,尤其专精于代理意见等法律文书的撰写,符合法官的思维模式,他撰写代理意见常常被法官直接引用作为判词。在北京征地拆迁这一法律领域中成功办理了“张某某大牛坊拆迁后分家析产一案”“欧洲某公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丁士某顺义商品房质量纠纷一案”“北京某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与辛某商品房预售合同纠纷案”等具有代表性的案子。

咨询该律师

1分钟提问,海量律师解答

1

说清楚

完整描述纠纷焦点和具体问题

2

耐心等

律师在休息时间解答,请耐心等待

3

巧咨询

还有疑问?及时追问律师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