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这是刑事案件可能案件到审查起诉阶段了,建议你们聘请律师处理争取缓刑。
非吸罪(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犯罪分子判刑后,所欠债务仍然能继续索要。
从法律层面来看,承担刑事责任并不能免除民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十四条规定,犯罪分子违法所得的一切财物,应当予以追缴或者责令退赔;对被害人的合法财产,应当及时返还。这意味着即便犯罪分子被判刑,债权方的合法权益依旧受到法律保护,债务关系不会因判刑而消除。
在实际操作中,通常有以下几种追讨债务的方式:
1.?刑事诉讼中的处理: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法院会责令犯罪分子退赔违法所得,这部分退赔款应优先用于偿还被害人的损失。如果犯罪分子有财产可供执行,法院会在判决生效后依法进行追缴和执行,以弥补被害人的经济损失。
2.?提起民事诉讼:对于未能全部追缴到的款项,被害人可以通过民事诉讼的方式,向犯罪分子提起诉讼,要求其赔偿剩余的损失。在民事诉讼中,被害人需要提供相关的证据证明自己的损失金额等情况。
3.?关注服刑表现与收入:若犯罪分子没有可供执行的财产,被害人可以关注犯罪分子在服刑期间的表现,争取其通过劳动等方式获得一定的收入,用于偿还债务。同时,也可以向相关部门反映情况,寻求帮助和支持,如通过司法救助等途径来缓解经济困难。
如果当事人拒绝偿还债务,债权人在获得人民法院判决后,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但在执行期间,债权人需要提供被执行人有财产而不偿还的证据。另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单位犯此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非法集资没钱还主要涉及刑事法律责任和涉案财物处理两方面的法律规定:
刑事法律责任
根据《刑法》第一百九十二条【集资诈骗罪】,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将根据犯罪情节严重程度进行量刑:
●?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
●?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
●?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另外,若单位犯集资诈骗罪,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涉案财物处理
依据《关于办理非法集资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第五条,关于涉案财物的追缴和处置有如下规定:
●?违法所得界定:向社会公众非法吸收的资金属于违法所得。以吸收的资金向集资参与人支付的利息、分红等回报,以及向帮助吸收资金人员支付的代理费、好处费、返点费、佣金、提成等费用,应当依法追缴。集资参与人本金尚未归还的,所支付的回报可予折抵本金。
●?依法追缴情形:将非法吸收的资金及其转换财物用于清偿债务或者转让给他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依法追缴:
???? ○?他人明知是上述资金及财物而收取的;
???? ○?他人无偿取得上述资金及财物的;
???? ○?他人以明显低于市场的价格取得上述资金及财物的;
???? ○?他人取得上述资金及财物系源于非法债务或者违法犯罪活动的;
???? ○?其他依法应当追缴的情形。
●?涉案财物处置:
???? ○?查封、扣押、冻结的易贬值及保管、养护成本较高的涉案财物,可以在诉讼终结前依照有关规定变卖、拍卖。所得价款由查封、扣押、冻结机关予以保管,待诉讼终结后一并处置。
???? ○?查封、扣押、冻结的涉案财物,一般应在诉讼终结后,返还集资参与人。涉案财物不足全部返还的,按照集资参与人的集资额比例返还。
此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十四条,犯罪分子违法所得的一切财物,应当予以追缴或者责令退赔;对被害人的合法财产,应当及时返还;违禁品和供犯罪所用的本人财物,应当予以没收。没收的财物和罚金,一律上缴国库,不得挪用和自行处理。非法集资的犯罪嫌疑人还不上钱时,即便与受害人协商分期或延期还款,办案机关也会对违法所得款项予以追缴或责令退赔,确定还款义务后,会强制执行还款义务人名下的个人财产折抵债务。
网络诈骗金额低于一千也有必要追回。
首先,追回被骗款项不仅仅是关于金额的多少,更是对违法犯罪行为的打击和遏制。即使金额较小,让诈骗分子受到应有的法律制裁,有助于减少他们再次作案的可能性,保护更多人的财产安全。
其次,虽然单个案件的金额可能不高,但众多小额诈骗案件累计起来可能会造成较大的社会危害。
最后,追回被骗的钱也是对自身权益的维护,能够增强个人的防范意识和法律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