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论:
侵犯知识产权罪主体包括自然人和单位,主观多为故意且具营利目的,客体是国家管理秩序和权利人合法权益,客观表现为非法利用知识产权情节严重的行为。
法律解析:
从主体看,自然人只要达到相应年龄、具备刑事责任能力实施犯罪就要担责,单位犯罪时,单位会被判处罚金,相关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也会被定罪处罚。主观上多是故意并有营利目的,这体现了犯罪者的主观恶性。客体涉及国家对知识产权的管理秩序以及权利人的合法权益,维护这些权益是保障市场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客观方面表现为未经许可非法利用知识产权且情节严重,不同犯罪类型有不同表现,像假冒注册商标罪就是典型例子。如果遇到涉及侵犯知识产权罪相关的法律问题,建议向专业法律人士咨询,以获取准确、有效的法律建议和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