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论:
玩忽职守罪主观方面是过失,针对重大损失后果而言,若主观为故意可能构成其他犯罪,司法实践需多方面综合判断。
法律解析:
玩忽职守罪的主观过失体现在行为人对自己玩忽职守行为可能导致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重大损失的认识上,存在疏忽大意没预见或已预见却轻信能避免的情况。工作中严重不负责任的态度,像擅离职守、不正确履行职责等,并非是对损害后果的积极追求。而当主观为故意时,就可能构成滥用职权罪等其他犯罪。在司法实践里,要结合行为表现、认知能力、工作环境等多方面因素来判断行为人主观方面。因为不同的主观状态对应不同的罪名和法律后果,准确认定至关重要。如果对于玩忽职守罪相关法律问题或者在判断主观方面存在疑惑,建议向专业法律人士咨询,以获得准确的法律解读和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