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论:
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在民事、行政、刑事方面均有相应处理方式。
法律解析:
在民事方面,被侵权人有权要求侵权人承担停止侵害、赔偿损失等责任,赔偿数额根据权利人实际损失、侵权人侵权获利或参照商标许可使用费倍数合理确定。行政上,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可责令停止侵权,没收、销毁侵权商品及工具,根据违法经营额处以相应罚款。刑事上,销售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违法所得数额较大或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或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这些规定旨在全方位打击销售假冒注册商标商品的行为,维护市场秩序和商标权利人的合法权益。如果您在这方面遇到问题或有相关法律疑问,可向专业法律人士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