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二审不判要调解,想了解调解在二审中的作用是什么?
[律师回复] 二审中法院组织调解,主要是基于以下几个考虑:首先,调解是我国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之一,贯穿于整个诉讼过程。根据《民事诉讼法》第93条,法院在查清事实的基础上可以进行调解。二审法官可能认为案件存在调解空间,希望通过调解化解矛盾。其次,调解结案对当事人有几个好处:一是可以缩短诉讼周期,二审调解成功的话案件就终结了;二是调解协议内容可以更灵活,不受一审判决的限制;三是调解书具有强制执行力,与判决书效力相同。从实务角度看,法官主动组织调解通常说明案件存在以下几种情况:1)事实比较清楚但法律适用有争议;2)双方都有一定道理,判决可能各打五十大板;3)案件涉及亲属、邻里等特殊关系,判决可能激化矛盾。建议您可以这样考虑:如果调解方案基本能接受,调解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如果差距太大,也可以明确向法官表达诉求,调解不成法院会继续审理。调解过程中要注意保留沟通记录,对关键条款要慎重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