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充李琦—高级律师 回复:民事诉讼法第243条主要规定了被执行人不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时,法院可以采取的强制措施。这条规定的核心意义在于保障生效法律文书的执行效力,维护司法权威。具体来说,该条规定法院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查询、冻结、划拨被执行人的存款 2. 扣留、提取被执行人的收入 3. 查封、扣押、冻结、拍卖、变卖被执行人的财产理解这条规定时需要注意几个要点: 首先,这些措施的前提是法律文书已经生效且被执行人拒不履行。其次,法院采取这些措施必须依法进行,不能超出执行标的的范围。最后,这些措施的目的是为了保障申请执行人的合法权益得到实现。建议如果遇到执行问题,可以先尝试与对方协商,同时注意收集和保存相关财产线索,必要时可以向执行法院提供这些线索以推动执行。
南充李琦—高级律师 回复:根据中国法律规定,夫妻之间有相互扶养的义务。如果丈夫有能力支付却拒绝提供生活费,确实可能构成违法行为。具体分析如下: 1. 法律依据:民法典第1059条规定,夫妻有相互扶养的义务。需要扶养的一方,在另一方不履行扶养义务时,有要求其给付扶养费的权利。2. 实务中需要看具体情况: - 如果丈夫确实没有经济能力(如失业、患病等),一般不认定为违法 - 如果有稳定收入却故意不给付,就可能涉嫌违法3. 建议处理方式: 可以先尝试与丈夫沟通协商,说明家庭开支需求。如果协商不成,可以: (1) 向居委会或妇联寻求调解 (2) 收集对方收入证明等证据 (3) 必要时向法院起诉要求支付扶养费建议先保留好家庭开支凭证、对方收入证明等证据。如果情况持续恶化,可以考虑通过法律途径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