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充李琦—高级律师 回复:关于私下签订的土地转让协议效力问题,需要结合具体情况来分析: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我国土地所有权归国家或集体所有,个人只能转让土地使用权。如果是农村集体土地,根据《土地管理法》规定,必须经过集体经济组织同意并办理审批手续,私下协议很可能被认定无效。 如果是国有土地使用权转让,要注意几点: 1. 必须签订书面合同(口头协议无效) 2. 需要到国土资源部门办理变更登记 3. 转让方需已缴纳全部土地出让金并取得土地使用权证 实际操作中常见风险是:双方以为签了字就万事大吉,但未办理登记手续。这种情况下,协议在你们双方之间可能产生债权效力(可以要求对方履行),但不能对抗善意第三人,也无法直接发生物权变动效果。 建议: 1. 先核对土地性质(查看土地证) 2. 如果已签协议但未履行,尽快补办登记 3. 如果对方反悔,可以起诉要求继续履行(但最终能否过户还要看是否符合法定条件) 手头有协议的话可以发来看看具体条款,方便进一步分析。
南充李琦—高级律师 回复:关于您咨询的宅基地转让后拆迁补偿归属问题,根据法律规定和实务经验,简要分析如下: 1. 宅基地转让给本村村民是有效的,但拆迁补偿分配需区分不同情况。补偿款中的"土地补偿"部分依法归村集体所有,而"房屋补偿"和"安置补助"等则要根据买卖双方的具体约定来处理。 2. 如果当时买卖协议中对拆迁补偿有明确约定(比如约定房屋归买方所有),原则上应按协议执行。但如果没有书面约定或约定不明,法院通常会结合购房款支付、房屋实际占有情况等因素综合判断。 3. 实务中常见处理方式:房屋补偿款一般归实际房屋所有权人(现买家),但原房主如果主张当初转让价格明显低于市场价,可能会要求适当分割增值部分。 建议您: 1)先找出当年的买卖协议,查看是否有相关约定; 2)收集房屋翻建、装修等投入凭证; 3)如果协商不成,可以通过村委会调解或诉讼解决。 这类纠纷需要结合具体证据材料才能准确判断,如果需要进一步分析,可以带资料当面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