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咨询 > 河南法律咨询 > 信阳法律咨询 > 信阳职务侵占辩护法律咨询 > 职务侵占行为具体有哪些

职务侵占行为具体有哪些

陈* 河南-信阳 职务侵占辩护咨询 2025.11.22 09:14:38 316人阅读

职务侵占行为具体有哪些

其他人都在看:
信阳律师 刑事辩护律师 信阳刑事辩护律师 更多律师>
咨询我

1.职务侵占是指单位人员利用职务便利,把单位财物非法据为己有。
2.常见形式有:
侵吞,即把合法管理的单位财物直接占为己有,如货款不入账。
窃取,即“监守自盗”,像仓库管理员偷拿商品。
骗取,用欺骗手段,如伪造凭证骗资金。
其他,如擅自变卖单位资产获利。
3.数额较大的职务侵占构成犯罪,要担刑责。

2025-11-22 13:51:04 回复
咨询我

结论:
职务侵占是公司、企业或单位人员利用职务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构成犯罪要担责。
法律解析:
职务侵占行为包含多种形式。侵吞是把合法管理、使用的单位财物直接据为己有,如货款不入账;窃取是“监守自盗”,像仓库管理员偷拿库存商品;骗取是用欺骗手段,如伪造报销凭证骗资金;还有擅自变卖单位资产获利等其他方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职务侵占数额较大的,构成职务侵占罪,会面临刑事处罚。这旨在保护单位财产安全和正常运营秩序。若在生活中遇到类似职务侵占相关的法律问题,或对自身行为是否构成职务侵占存在疑问,建议及时向专业法律人士咨询,以获取准确的法律建议和帮助。

2025-11-22 13:20:37 回复
咨询我

职务侵占行为损害单位利益,破坏市场秩序。其表现多样,包括侵吞,将合法管理的单位财物直接据为己有,如货款不入账;窃取,即“监守自盗”,像仓库管理员偷拿库存商品;骗取,用欺骗手段非法占有,如伪造报销凭证;还有擅自变卖单位资产获利等。数额较大时构成职务侵占罪,要担刑责。
为防范此类行为,单位可采取以下措施:
1.完善内部监督机制,加强对财物管理、报销等关键环节的监督,定期审计账目。
2.加强员工法律教育,提高法律意识,让员工明白职务侵占的法律后果。
3.明确岗位职责,合理分配权力,避免一人掌握过多关键权力,减少职务侵占机会。

2025-11-22 11:22:22 回复
咨询我

法律分析:
(1)职务侵占行为是特定单位人员借助职务便利非法占有本单位财物,其表现形式多样。侵吞是直接把合法管理、使用的财物据为己有,这种行为破坏了单位正常的财物管理秩序。
(2)窃取即“监守自盗”,利用职务对财物的接触便利秘密占有,使单位财物在不知不觉中流失。
(3)骗取通过欺骗手段获取单位财物,伪造报销凭证等方式严重损害单位经济利益。
(4)其他方式如擅自变卖单位资产获利,同样侵犯了单位财产权益。当侵占数额达到较大标准,就构成职务侵占罪,要承担刑事责任。

提醒:
单位人员应严格遵守法律法规,杜绝职务侵占行为。若面临相关纠纷,因案情不同解决方案有别,建议咨询进一步分析。

2025-11-22 10:01:02 回复
咨询我

(一)对于公司企业而言,要建立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规范财物的收支和管理,如严格审批流程、定期对账等,防止货款不入账等侵吞行为。
(二)加强内部监督,通过安装监控设备、设置内部审计岗位等方式,对容易发生职务侵占的环节进行监督,预防监守自盗行为。
(三)提高员工法律意识,定期组织法律培训,让员工了解职务侵占的法律后果,减少此类行为的发生。
(四)做好文件审核工作,对报销凭证等进行严格审核,防止员工通过欺骗手段非法占有单位财物。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条规定,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

2025-11-22 09:24:49 回复

对于这个问题,解答如下,职务侵占罪的犯罪主体包括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具体是指三种不同身份的自然人。1、股份有限公司、有限责任公司的董事、监事,这些董事、监事必须不具有国家工作人员身份,他们是公司的实际领导者,具有一定的职权,当然可以成为本罪的主体。2、上述公司的人员,是指除公司董事、监事之外的经理、部门负责人和其他一般职员和工人。这些经理、部门负责人以及职员也必须不具有国家工作人员身份,他们或有特定的职权,或因从事一定的工作,可以利用职权或工作之便侵占公司的财物而成为本罪的主体。3、上述公司以外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是指集体性质企业、私营企业、外商独资企业的职工,国有企业、公司、中外合资、中外合作企业等中不具有国家工作人员身份的所有职工。综上,凡具有国家工作人员身份的人员,利用职务或者工作上的便利,侵占本单位的财物的,应依照本法第382,383条关于罪的规定处罚,不具有国家工作人员身份的,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占本单位财物,则按本罪论处。这里所说的“国家工作人员”是指在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公司、企业中行使管理职权,并具有国家工作人员身份的人员,包括受国有公司、国有企业委派或者聘请,作为国有公司、国有企业代表,在中外合资、合作、股份制公司、企业等非国有公司企业中,行使管理职权,并具有国家工作人员身份的人员。具有国家工作人员身份的人,不能成为本罪的主体。职务侵占罪应该如何惩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条规定,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巨大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以及其他单位从事公务的人员有前款行为的,依照本法第三百八十二条、第三百八十三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您好,针对您的山西省关于职务侵占罪具体数额认定标准问题解答如下,  山西省关于职务侵占罪具体数额认定标准1万元  晋高法46号文件  山西省高级人民《关于常见犯罪的量刑指导意见》实施细则中规定“1.构成职务侵占罪的,可以根据不同情形确定量刑起点和增加刑罚量:(1)职务侵占数额达到1万元的,在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数额每再增加1800元,增加一个月刑期;(2)职务侵占数额达到10万元的,在五年至六年有期徒刑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数额每再增加1.5万元,增加一个月刑期;职务侵占数额达到100万元的,数额每再增加15万元,增加一个月刑期。2.有下列情节之一的,可以增加基准刑的30%以下:(1)侵占用于预防、控制突发传染病等灾害款物的;(2)侵占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医疗、教育、征地、拆迁等款物的;(3)侵占法人、企业或者其他组织急需要的生产资料,严重影响生产或者造成其他严重损失的;(4)侵占款项用于吸毒、赌博、非法经营、等违法犯罪活动的;(5)职务侵占多次的;(6)其他可以从重处罚的情形。3.有下列情节之一的,可以减少基准刑的20%以下:(1)确因生活、学习、治病等急需而实施职务侵占的;(2)因存在劳动纠纷而实施职务侵占的;(3)其他可以从轻处罚的情形。”

没有解决问题?一分钟提问,更多律师提供解答! 立即咨询
知识科普 律师解析
  • 职务侵占罪的具体构成要件是哪些

    专业解答本文阐述了职务侵占犯罪之构成要件,其详细内容涵盖如下四大要点:1.作为犯罪行为实施者的主体应当为公司、企业乃至其他各类单位中的职员,既具备特定义务与职责的特定职业人士。2.行为人须借助于自身在工作中所具备的职务权限,即通过对单位财产的管理、经手以及保管等职权进行滥用。3.行为人需实施非法占有单位财物的行为,例如盗窃、侵吞、诈骗或者采取其他任何形式的非法占有手段。

    2024.10.25 1051阅读
  • 职务侵占罪主体能否为单位

    专业解答职务侵占罪的实施者通常为个人性质的自然人,其犯罪动机往往源于利用自身所处的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各种单位中的工作岗位之便进行非法占有。值得注意的是,单位作为整体无法独立构成职务侵占罪的主体资格。然而,当单位内部成员在代表单位从事相关活动时,实施了违法犯罪行为,那么该成员不仅有可能触犯职务侵占罪,还可能涉及到诸如单位受贿罪、单位行贿罪等其他类型的犯罪。

    2024.10.25 1631阅读
  • 职务侵占罪中的合理支出的具体规定

    专业解答在职务侵占罪的案件审理及定罪量刑过程中,“合理支出”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它主要指的是涉案人员在执行职务期间所产生的、与本职工作密切相关且必不可少的各项费用,例如差旅费、业务招待费等等。这些支出必须具备合法有效的凭证,并且必须经过所在企业或单位的正规审批程序。若在侵占所得款项中包含了上述合理支出部分,那么这将对最终确定的犯罪数额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

    2024.10.25 1639阅读
  • 职务侵占罪的具体构成条件是哪些

    专业解答职务侵占罪的成立要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实施犯罪行为之人必须为公司、企业或其他相关单位的职员;其次,该违法行为应借助其在工作岗位上所掌握的职权和便利进行;再者,侵吞本单位财务资源时需采用非法手段;最后,所涉金额必须达到一定规模,或存在其他较为严重的情节。在此类犯罪中,行为人对公司、企业资产的侵害产生了直接影响,而其中所涉及到的员工对于公私财物的不当处置也是该类型案件的重要特征之一。

    2024.10.22 1697阅读
  • 利用职务侵占罪量刑具体标准是多少

    专业解答职务侵占罪量刑标准的具体范畴是什么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职务侵占行为的刑事责任认定及处罚原则如下:首先,如行为人在职务侵占案中涉及到的财物价值在人民币三万元至二十万元之间,应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同时还需缴纳相应罚金;其次,若行为人所涉财物价值在人民币二十万元至三百万元之间,则将面临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处罚,同样需要缴纳罚金;最后,如果行为人所涉财物价值超过人民币三百万元,那么将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甚至无期徒刑,同时仍需缴纳罚金。

    2024.10.19 1132阅读
热门专题 优质咨询 热点推荐
诊断报告 全面解读 深度解析

法律问题专业剖析,免费提供
法律问题诊断分析报告~

免费体验
优选专业律师

律师三重认证,为您提供更专
业、更权威的真人律师~

立即查看

1分钟提问,海量律师解答

1

说清楚

完整描述纠纷焦点和具体问题

2

耐心等

律师在休息时间解答,请耐心等待

3

巧咨询

还有疑问?及时追问律师回复

立即咨询

想获取更多刑事辩护资讯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