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咨询 > 浙江法律咨询 > 绍兴法律咨询 > 绍兴强制措施法律咨询 > 指定居所监视居住能否异地执行

指定居所监视居住能否异地执行

母** 浙江-绍兴 强制措施咨询 2025.11.15 02:03:53 496人阅读

指定居所监视居住能否异地执行

其他人都在看:
绍兴律师 刑事辩护律师 绍兴刑事辩护律师 更多律师>
咨询我

1.指定居所监视居住可异地执行。通常监视居住应在嫌疑人住处进行,无固定住处的能在指定居所执行。
2.涉嫌国安、恐怖犯罪,在住处执行可能妨碍侦查时,经上级公安批准,也能在指定居所执行。
3.法律未限定指定居所必须在本地,符合条件就能异地执行。
4.指定居所需满足生活休息正常、便于监管、保障安全等条件,不能是羁押或专门办案场所。

2025-11-15 06:48:11 回复
咨询我

结论:
指定居所监视居住在符合条件时可以异地执行。
法律解析:
法律规定监视居住原则上在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住处执行,无固定住处可在指定居所执行,涉嫌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在住处执行可能有碍侦查的,经上一级公安机关批准,也能在指定居所执行。法律未限制指定居所必须在本地,所以符合条件时能异地执行。同时,指定的居所应具备正常生活、休息条件,便于监视、管理且保证安全,不能是羁押场所、专门办案场所。如果遇到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相关法律问题,或对其执行条件、程序等有疑问,欢迎向专业法律人士咨询以获取准确解答和帮助。

2025-11-15 06:47:45 回复
咨询我

指定居所监视居住在符合条件时可以异地执行。法律规定监视居住原则上在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住处执行,无固定住处可在指定居所执行,涉嫌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住处执行有碍侦查且经上一级公安机关批准,也能在指定居所执行,并未限制指定居所必须在本地。

为保障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的合法合规,提出以下建议:
1.严格审查异地执行的必要性,确保符合法律规定的适用情形,防止随意异地执行。
2.异地执行时要保证指定居所符合正常生活、休息条件,便于监视、管理且保障安全,严禁在羁押场所、专门办案场所执行。
3.加强对异地执行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的监督,确保整个过程依法进行,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合法权益。

2025-11-15 05:49:03 回复
咨询我

法律分析:
(1)指定居所监视居住在特定情况下可异地执行。法律规定监视居住原则上在住处执行,无固定住处可指定居所执行。对于涉嫌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住处执行有碍侦查,经上一级公安机关批准,也能指定居所执行,且未限制必须在本地执行。
(2)指定居所需满足一定条件。要具备正常生活、休息条件,方便监视和管理,保障安全等,同时禁止在羁押场所、专门的办案场所执行。

提醒:
指定居所监视居住执行有严格法律条件和程序要求,不同案件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人士进一步分析。

2025-11-15 03:49:23 回复
咨询我

(一)执行指定居所监视居住要严格依照法律规定的适用情形,即对于无固定住处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或者涉嫌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在住处执行可能有碍侦查且经上一级公安机关批准的情况。
(二)选择异地指定居所时,要确保该居所具备正常生活、休息条件,方便进行监视和管理,保障执行过程中的安全。
(三)绝对不能将羁押场所、专门的办案场所作为指定居所。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五条规定,监视居住应当在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住处执行;无固定住处的,可以在指定的居所执行。对于涉嫌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在住处执行可能有碍侦查的,经上一级公安机关批准,也可以在指定的居所执行。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的,不得在羁押场所、专门的办案场所执行。指定居所应当符合正常的生活、休息条件,便于监视、管理,保证安全。

2025-11-15 02:20:57 回复

监视居住是指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在刑事诉讼中限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规定的期限内不得离开住处或者指定的居所,并对其行为加以监视、限制其人身自由的一种强制措施。二、监视居住的地点可以是外地吗根据我国相关的法律规定,当监视居住地是外地时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才可以执行外地监视居住。三、异地监视居住有什么条件我国法律关于监视居住条款的规定,在取保候审与刑事拘留之间为执法机关适用强制措施提供了一项其他的选择,完善了我国法律规定的在刑事诉讼过程中对犯罪嫌疑人的强制措施体系。我国刑事诉讼法第五十条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根据案件情况,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拘传、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第五十七条规定:被监视居住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当遵守以下规定: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住处;无固定住处的,未经批准不得离开指定的居所;但在司法实践中,监视居住这一强制措施却并未被普遍运用,即便运用也产生了一些问题,其中主要表现在对犯罪嫌疑人的异地监视居住方面。公安机关在对某些跨地区作案的刑事案件侦查过程中,对一些非本地的犯罪嫌疑人在其被抓获以后,出于办案的方便及审查的快捷等因素的考虑,一些基层刑侦部门往往对被抓获的犯罪嫌疑人采取监视居住的强制措施,其监视居住的方法是将该犯罪嫌疑人看押在公安机关所指定的场所,接受讯问。在被监视居住期间,出于办案需要及安全的考虑,犯罪嫌疑人与外界相对隔绝,行动自由在公安机关监控之下,事实上,这样的监视居住与完全被剥夺人身自由的刑事拘留或逮捕等强制措施无异,所不同的只是一个是被关押在专司收押、看管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的看守所,而另一个则被以监视居住的名义被看管在公安机关指定的场所。这样的监视居住一是于法无据,不符合我国法律规定的虽然被监视居住,但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在居所内尚有人身自由实质要求。二是增加了办案单位负担,办案单位往往要指派专门人员进行二十四小时看管,被监视居住的对象基本没有活动的余地,办案人员也不堪重负。三是被监视居住的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的合法权益难以得到保障,由于被监视居住的对象是在公安机关所指定的居所,一方面因无提审手续及程序的限制使侦查人员可以随意提审或任意延长审讯时间,同时还可能由于被监视居住对象的抵抗会招致办案人员的打骂或者刑讯;另一方面,因我国刑事诉讼法未明确规定被监视居住的天数可以折抵刑期,故而被监视居住对象被监视居住的时间有时难以抵算刑期。

你好,关于上述的问题,解答如下,一、监视居住是什么意思监视居住是指人民、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在刑事诉讼中限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规定的期限内不得离开住处或者指定的居所,并对其行为加以监视、限制其人身自由的一种强制措施。二、异地监视居住有什么条件我国法律关于监视居住条款的规定,在取保候审与刑事拘留之间为执法机关适用强制措施提供了一项其他的选择,完善了我国法律规定的在刑事诉讼过程中对犯罪嫌疑人的强制措施体系。我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六条规定:人民、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根据案件情况,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拘传、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第七十七条规定:被监视居住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当遵守以下规定: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住处;无固定住处的,未经批准不得离开指定的居所;但在司法实践中,监视居住这一强制措施却并未被普遍运用,即便运用也产生了一些问题,其中主要表现在对犯罪嫌疑人的异地监视居住方面。公安机关在对某些跨地区作案的刑事案件侦查过程中,对一些非本地的犯罪嫌疑人在其被抓获以后,出于办案的方便及审查的快捷等因素的考虑,一些基层刑侦部门往往对被抓获的犯罪嫌疑人采取监视居住的强制措施,其监视居住的方法是将该犯罪嫌疑人看押在公安机关所指定的场所,接受讯问。在被监视居住期间,出于办案需要及安全的考虑,犯罪嫌疑人与外界相对隔绝,行动自由在公安机关监控之下,事实上,这样的监视居住与完全被剥夺人身自由的刑事拘留或逮捕等强制措施无异,所不同的只是一个是被关押在专司收押、看管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的,而另一个则被以监视居住的名义被看管在公安机关指定的场所。这样的监视居住一是于法无据,不符合我国法律规定的虽然被监视居住,但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在居所内尚有人身自由实质要求。二是增加了办案单位负担,办案单位往往要指派专门人员进行二十四小时看管,被监视居住的对象基本没有活动的余地,办案人员也不堪重负。三是被监视居住的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的合法权益难以得到保障,由于被监视居住的对象是在公安机关所指定的居所,一方面因无提审手续及程序的限制使侦查人员可以随意提审或任意延长审讯时间,同时还可能由于被监视居住对象的抵抗会招致办案人员的打骂或者刑讯;另一方面,因我国刑事诉讼法未明确规定被监视居住的天数可以折抵刑期,故而被监视居住对象被监视居住的时间有时难以抵算刑期。

没有解决问题?一分钟提问,更多律师提供解答! 立即咨询
知识科普 律师解析
  • 盗窃罪可以指定居所监视居住吗

    专业解答在特定情况下,譬如当涉嫌盗窃罪的犯罪嫌疑人有可能威胁到司法公正性或产生逃逸风险时,可以依法对其进行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的监控措施,以确保案件的顺利审理。然而值得关注的是,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的执行必须遵循严格的法律规定,且任何情况都不能滥用这项措施。同时,也需要努力保障被监视人应有的基本人权和权益不受侵犯。

    2024.10.25 1077阅读
  • 指定居所监视居住变更为逮捕的条件是什么

    专业解答在指定居所监视居住案件中,将其变更为逮捕的法律依据及条件是什么关于将监视居住变更为逮捕的相关法律规定如下:若被监视居住人员未经执行机关的许可擅自离开监视居住场所;进行阻碍或干扰证人的作证行为;故意毁损、篡改或捏造证据,以及与他人坦白或串通共谋;在未得到执法机构的特许情况下私自会见他人及通信联络;且其行为违反了法律规定的监视居住规则,情节严重者,可依法对其实施逮捕;如确需采取逮捕措施,则可先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实施拘留。

    2024.10.20 1944阅读
  • 指定居所监视居住一般多久放人

    专业解答指定居所监视居住通常需时多久方可释放依照我国现行法律法规,对犯罪嫌疑人实施监视居住的期限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且该期限是不包含在看守所中所呆的一个月时间里进行独立计算的。从严格意义上来讲,犯罪嫌疑人在被正式刑事拘留后,在法律层面上仅属于涉嫌犯罪人员,任何一位公民在未经过人民法院作出定罪裁决之前,皆不能被认定为真正有罪之人。

    2024.10.17 1750阅读
  • 指定居所监视居住是强制措施吗

    专业解答指定居所监视居住是刑事诉讼程序中的一项强制措施,主要用于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目的是限制他们的人身自由,同时不妨碍司法推进。该措施实施的基本依据是案件情况或嫌疑人、被告人没有固定住所可供羁押。与拘留、逮捕等其他强制措施相比,指定居所监视居住对人身自由的限制较轻,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规避法律规定和监督管理。

    2024.10.15 1310阅读
  • 指定居所监视居住一般多久出来

    专业解答监视居住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指定居所的监视居住折抵刑期。管制一天折抵刑期一天,拘留或者有期徒刑两天折抵刑期一天。如果案件得到妥善处理或证据不足,可能会解除监视居住,具体的解除时间则要根据案件的进展和调查结果来确定。

    2024.10.14 1089阅读
热门专题 优质咨询 热点推荐
诊断报告 全面解读 深度解析

法律问题专业剖析,免费提供
法律问题诊断分析报告~

免费体验
优选专业律师

律师三重认证,为您提供更专
业、更权威的真人律师~

立即查看

1分钟提问,海量律师解答

1

说清楚

完整描述纠纷焦点和具体问题

2

耐心等

律师在休息时间解答,请耐心等待

3

巧咨询

还有疑问?及时追问律师回复

立即咨询

想获取更多刑事辩护资讯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