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诉前调解通常比立案诉讼更快。诉前调解在正式立案前开展,由法院或特邀调解组织、调解员等进行,程序灵活简便,启动迅速,不用经历正式诉讼的立案、送达、排期开庭等流程,能快速组织双方沟通协商,很多纠纷能在短时间内达成调解协议。
2.立案则需当事人提交符合要求的起诉材料,法院要审查是否符合立案条件,材料不齐还需补充,这一过程会耗费时间。
3.若想尽快解决纠纷,可优先尝试诉前调解。若诉前调解无法达成一致,再进入立案走诉讼程序。
法律分析:
(1)诉前调解具有明显优势。它在正式立案前开展,程序灵活简便且启动速度快。由于跳过了立案、送达、排期开庭等正式诉讼流程,能迅速组织双方沟通协商,不少纠纷能在短时间内达成调解协议,有效节省时间和精力。
(2)立案程序相对繁琐。当事人需提交符合要求的起诉材料,法院会严格审查是否符合立案条件。一旦材料不齐,就需要补充,这一过程会耗费一定时间。
(3)若诉前调解未能达成一致,纠纷最终还是要进入立案走诉讼程序。
提醒:选择诉前调解或直接立案要根据具体纠纷情况判断,若无法确定,建议咨询进一步分析。
(一)若想快速解决纠纷,优先考虑诉前调解。诉前调解程序灵活简便,不用像正式诉讼那样走很多流程,能快速组织双方沟通协商,有很大机会在短时间内达成调解协议。
(二)若对调解结果预期不乐观,或认为纠纷复杂不适宜调解,可直接准备符合要求的起诉材料进行立案。虽然立案有材料审查环节,可能因材料不齐需补充而耗时,但能直接进入诉讼程序。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九十六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根据当事人自愿的原则,在事实清楚的基础上,分清是非,进行调解。这为诉前调解提供了法律依据,法院可依此在立案前组织当事人进行调解。
1.诉前调解速度更快。它在正式立案前,由法院或特邀组织、调解员调解纠纷。程序灵活简便,启动快,不用走立案、送达、开庭等诉讼流程,能迅速组织双方协商,不少纠纷短时间就能达成协议。
2.立案则需要当事人提交合格起诉材料,法院审查是否符合条件,材料不齐还得补充,会花些时间。
3.若诉前调解谈不拢,最终还是要立案走诉讼程序。
严格三重认证
206个细分领域
3000+城市分站
18万注册律师
3亿咨询数据
想获取更多诉讼仲裁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