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我
1.工伤职工在伤情相对稳定或停工留薪期满时做伤残鉴定较为合适,鉴定结果对其赔偿权益等至关重要,所以要把握好鉴定时间。
2.伤情稳定需由专业医疗机构判断,停工留薪期通常不超12个月,伤情严重或特殊经确认可延长,但延长不超12个月。
3.工伤认定完成后,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或其近亲属可在合适时间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申请,申请时要提供工伤认定决定和职工工伤医疗的有关资料。
建议工伤职工及相关人员密切关注伤情恢复情况,及时与专业医疗机构沟通确定伤情是否稳定。同时,严格按照规定时间和要求准备资料申请劳动能力鉴定,避免错过合适时机影响权益。
2025-10-21 18:24:07 回复
咨询我
法律分析:
(1)职工发生工伤,在治疗伤情相对稳定或停工留薪期满时做伤残鉴定较合适。这样能准确评估工伤对劳动能力的影响,保障鉴定结果的客观性与准确性。
(2)伤情稳定与否由专业医疗机构判断。停工留薪期通常不超12个月,特殊情况经确认可延长,但延长不超12个月。这为工伤职工确定鉴定时间提供了时间范围参考。
(3)工伤认定完成后,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或其近亲属可在合适时间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申请鉴定,并提交工伤认定决定和职工工伤医疗资料。鉴定结果对工伤职工赔偿权益等至关重要。
提醒:
工伤职工要留意停工留薪期和伤情稳定情况,及时申请劳动能力鉴定。不同工伤情况鉴定时间可能有差异,建议咨询以进一步分析。
2025-10-21 16:54:54 回复
咨询我
(一)判断合适鉴定时间。职工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若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应进行劳动能力鉴定。伤情稳定由专业医疗机构判断,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12个月,特殊情况经确认延长不超12个月。
(二)提出鉴定申请。工伤认定完成后,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或其近亲属在合适时间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申请。
(三)准备申请资料。申请时需提供工伤认定决定和职工工伤医疗的有关资料。
法律依据:
《工伤保险条例》第二十一条规定,职工发生工伤,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应当进行劳动能力鉴定。
2025-10-21 16:29:11 回复
咨询我
1.职工工伤治疗后伤情稳定且有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应做劳动能力鉴定,在伤情稳定或停工留薪期满时做伤残鉴定较合适。
2.伤情是否稳定由专业医疗机构判断,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12个月,特殊情况可延长,但不超12个月。
3.工伤认定完成后,用人单位、职工或其近亲属可在合适时间向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申请,提供相关资料。鉴定结果影响赔偿权益,要把握好时间。
2025-10-21 15:24:30 回复
咨询我
结论:
工伤职工在伤情相对稳定或停工留薪期满时做伤残鉴定较为合适,要把握好鉴定时间。
法律解析:
职工发生工伤,治疗后伤情相对稳定且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应进行劳动能力鉴定。伤情是否稳定由专业医疗机构判断,停工留薪期通常不超12个月,特殊情况经确认延长也不超12个月。工伤认定完成后,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或其近亲属可在合适时间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申请,需提供工伤认定决定和职工工伤医疗有关资料。鉴定结果对工伤职工赔偿权益等有重要影响,因此准确把握鉴定时间很关键。如果对工伤鉴定时间和流程还有疑问,可向专业法律人士咨询,以保障自身合法权益。
2025-10-21 14:57:2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