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咨询 > 河南法律咨询 > 济源市法律咨询 > 济源市交通肇事法律咨询 > 没有逃避法律追究走了算逃逸吗

没有逃避法律追究走了算逃逸吗

马** 河南-济源市 交通肇事咨询 2025.10.18 19:23:59 322人阅读

没有逃避法律追究走了算逃逸

其他人都在看:
济源市律师 交通事故律师 济源市交通事故律师 更多律师>
咨询我

法律分析:
(1)交通肇事逃逸的定义明确为发生交通事故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为。但判断是否逃逸不能简单依据有无逃避法律追究和是否离开现场。
(2)存在虽离开现场却不算逃逸的情况,像因受伤需就医、为寻求帮助而暂时离开等,只要有证据证明主观上无逃避法律追究目的即可。
(3)若主观上有逃避责任的想法,即使未逃离很远也会被认定为逃逸,如轻微碰撞后因害怕担责驾车驶离。
(4)判断是否构成交通肇事逃逸,需要综合考量主观故意与客观行为。

提醒:
发生交通事故后,应保持冷静,不要轻易离开现场。若有特殊情况需离开,要保留能证明自己无逃避法律追究目的的证据,情况复杂时建议咨询专业法律意见。

2025-10-18 22:36:05 回复
咨询我

(一)在判断是否构成交通肇事逃逸时,不能单纯依据是否离开现场来认定,要深入探究当事人主观上是否有逃避法律追究的目的。
(二)若有证据表明当事人离开现场是因受伤需就医、寻求帮助等合理原因,主观无逃避法律追究目的,则不算逃逸。
(三)若主观上存在逃避责任的想法,即便未远离事故现场,也会被认定为逃逸。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九十二条规定,发生交通事故后当事人逃逸的,逃逸的当事人承担全部责任。但是,有证据证明对方当事人也有过错的,可以减轻责任。当事人故意破坏、伪造现场、毁灭证据的,承担全部责任。这说明判断逃逸需综合考量,若有证据证明无逃避法律追究目的则不能简单认定逃逸。

2025-10-18 21:45:08 回复
咨询我

1.判断交通肇事是否逃逸,不能只看有无逃避法律追究和是否离开现场。交通肇事逃逸是事故发生后为逃避法律责任而逃跑。

2.若离开现场但无逃避法律追究目的,不算逃逸。像受伤去医院、寻求帮助暂时离开等情况。

3.主观有逃避责任想法,即便未走远也算逃逸。如轻微碰撞后怕担责驾车离开。判断逃逸要综合主观故意和客观行为。

2025-10-18 21:16:48 回复
咨询我

结论:
判断交通肇事是否逃逸不能仅看是否逃避法律追究和离开现场,需结合主观故意与客观行为综合认定。
法律解析:
交通肇事逃逸是指发生交通事故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为。仅依据有无逃避法律追究和是否离开现场来判断是否逃逸是不准确的。若有证据表明当事人离开现场并非出于逃避法律追究的主观目的,就不算逃逸,像因受伤去医院救治、为寻求帮助而暂时离开等情况。反之,即使未逃离很远,只要主观上有逃避责任的想法,也会被认定为逃逸,如轻微碰撞后因害怕担责驾车驶离。总之,逃逸的认定需全面考量主观故意和客观行为。如果您在交通肇事相关问题上存在疑惑,欢迎向我或专业法律人士咨询。

2025-10-18 21:03:26 回复
咨询我

判断交通肇事逃逸不能仅看是否逃避法律追究和离开现场,需结合主观故意与客观行为综合认定。交通肇事逃逸是发生事故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

若虽离开现场,但主观无逃避法律追究目的则不算逃逸,像因受伤就医、寻求帮助暂时离开等情况。而主观有逃避责任想法,即便未逃离多远也会被认定为逃逸,如轻微碰撞后害怕担责驾车驶离。

为准确认定逃逸行为,相关部门应全面收集证据,包括现场监控、证人证言等,以确定当事人主观状态。同时,公众也应增强法律意识,发生事故后积极承担责任,避免因错误判断导致逃逸认定。

2025-10-18 20:02:15 回复
没有解决问题?一分钟提问,更多律师提供解答! 立即咨询
律师解析
热门专题 优质咨询 热点推荐
诊断报告 全面解读 深度解析

法律问题专业剖析,免费提供
法律问题诊断分析报告~

免费体验
优选专业律师

律师三重认证,为您提供更专
业、更权威的真人律师~

立即查看

1分钟提问,海量律师解答

1

说清楚

完整描述纠纷焦点和具体问题

2

耐心等

律师在休息时间解答,请耐心等待

3

巧咨询

还有疑问?及时追问律师回复

立即咨询

想获取更多交通事故资讯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