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咨询 > 江西法律咨询 > 宜春法律咨询 > 宜春名誉毁谤法律咨询 > 可以告人诽谤罪的情况有哪些

可以告人诽谤罪的情况有哪些

黄* 江西-宜春 名誉毁谤咨询 2025.10.15 23:51:31 445人阅读

可以告人诽谤罪的情况有哪些

其他人都在看:
宜春律师 损害赔偿律师 宜春损害赔偿律师 更多律师>
咨询我

(一)若要控告他人诽谤罪,需收集能证明对方有捏造事实行为的证据,比如聊天记录、书面材料等,证实其无中生有编造虚假情况。
(二)收集对方散布虚假事实的证据,像网络平台发布的内容、证人证言等,证明通过各种途径扩散了虚假信息。
(三)明确诽谤指向的特定对象,即便未指名道姓,也要有证据表明能推知具体是谁。
(四)证明情节严重,可收集如医院诊断证明、网络数据统计等材料。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规定,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

2025-10-16 07:03:04 回复
咨询我

1.告人诽谤罪要符合刑法规定。诽谤罪是故意编假事并散布,严重损害他人名誉的行为。
2.构成诽谤罪条件:捏造虚假事实;通过多种途径散布;针对特定人;情节严重,像造成严重后果或网络传播量达标。
3.诽谤罪通常是自诉案件,需被害人自己起诉,严重危害社会和国家利益的除外。

2025-10-16 06:05:02 回复
咨询我

结论:
告人诽谤罪需符合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且情节严重等条件,一般需被害人自行向法院起诉。
法律解析:
诽谤罪的构成有严格条件。首先要有捏造事实的行为,也就是无中生有编造虚假情况;其次要对这些虚假事实进行散布,可通过多种途径扩散;再者诽谤需针对特定人,即便未指名也能让人推知对象;最后还得达到情节严重的程度,像造成他人严重精神问题或诽谤内容广泛传播等。通常情况下,诽谤罪属于自诉案件,需被害人自己去法院起诉,不过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情况除外。如果遇到可能涉及诽谤罪的情况,建议及时向专业法律人士咨询,以准确判断是否构成犯罪以及如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2025-10-16 04:24:42 回复
咨询我

1.告人诽谤罪需严格依据刑法规定,其构成有明确标准。诽谤罪是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事实,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且情节严重的行为。构成该罪要满足:存在捏造事实行为,即无中生有编造虚假情况;有散布行为,通过多种途径扩散虚假事实;针对特定人诽谤,即便未指名也能推知对象;情节严重,如导致他人严重后果或网络传播量达标等。
2.诽谤罪通常为自诉案件,需被害人自行起诉,不过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情况除外。
3.若遭遇可能的诽谤行为,被害人应及时收集保存相关证据,如聊天记录、网络截图等。若不确定是否构成犯罪,可先咨询专业法律人士。若符合起诉条件,应尽快向法院提起自诉,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2025-10-16 03:19:32 回复
咨询我

法律分析:
(1)诽谤罪的核心在于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事实,其目的是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且要达到情节严重的程度才构成此罪。
(2)构成要件方面,捏造事实是基础,即毫无根据的编造虚假情况;散布行为则是将虚假事实通过多种途径扩散,使更多人知晓;诽谤需针对特定人,即便未明确姓名,但能让人推断出对象;情节严重是入罪的重要条件,包括造成严重后果或在网络上广泛传播达到一定标准。
(3)诉讼程序上,诽谤罪通常是自诉案件,需被害人自己向法院起诉,不过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情况不在此列。

提醒:
若遭遇可能的诽谤情况,收集保留证据至关重要。因不同案情处理方式有别,建议咨询以获取更精准分析。

2025-10-16 01:37:42 回复

对于什么情况下能告人诽谤,诽谤诉讼书怎么写这个问题,解答如下,什么情况下能告人诽谤诽谤属于违法行为,应当依法追究责任,当事人可以报警处理。《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五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一),谎报险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二)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腐蚀性物质或者传染病病原体等危险物质扰乱公共秩序的;(三)扬言实施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扰乱公共秩序的。第四十二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一)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三)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企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处罚的;(四)对证人及其近亲属进行威胁、侮辱、殴打或者的;(五)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六)偷窥、、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二十二条侵害他人人身权益,造成他人严重精神损害的,被侵权人可以请求精神损害赔偿。诽谤罪的诉状诽谤罪属于刑法规定的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的犯罪。可以自诉,诉状案自诉状的要求写就可以了。主要是自诉人的基本情况,被告人的基本情况,事实和理由以及证据。

什么情况下能告人诽谤诽谤属于违法行为,应当依法追究责任,当事人可以报警处理。《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五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一),谎报险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二)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腐蚀性物质或者传染病病原体等危险物质扰乱公共秩序的;(三)扬言实施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扰乱公共秩序的。第四十二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一)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三)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企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处罚的;(四)对证人及其近亲属进行威胁、侮辱、殴打或者的;(五)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六)偷窥、、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二十二条侵害他人人身权益,造成他人严重精神损害的,被侵权人可以请求精神损害赔偿。诽谤罪的诉状诽谤罪属于刑法规定的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的犯罪。可以自诉,诉状案自诉状的要求写就可以了。主要是自诉人的基本情况,被告人的基本情况,事实和理由以及证据。

什么情况下能告人诽谤诽谤属于违法行为,应当依法追究责任,当事人可以报警处理。《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五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一),谎报险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二)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腐蚀性物质或者传染病病原体等危险物质扰乱公共秩序的;(三)扬言实施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扰乱公共秩序的。第四十二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一)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三)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企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处罚的;(四)对证人及其近亲属进行威胁、侮辱、殴打或者的;(五)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六)偷窥、、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二十二条侵害他人人身权益,造成他人严重精神损害的,被侵权人可以请求精神损害赔偿。诽谤罪的诉状诽谤罪属于刑法规定的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的犯罪。可以自诉,诉状案自诉状的要求写就可以了。主要是自诉人的基本情况,被告人的基本情况,事实和理由以及证据。

没有解决问题?一分钟提问,更多律师提供解答! 立即咨询
知识科普 律师解析
  • 什么样的情况可以告诽谤罪

    专业解答诽谤罪,这是一种由故意编造和散播不实言论以损害他人名誉且情节严重的犯罪类型。然而,值得特别注意的是,诽谤罪属于自诉案件系列,通常仅在当事人以告发的形式提出控告之后,法院方能予以受理。

    2024.10.24 1907阅读
  • 什么情况下可告他人诽谤罪

    专业解答在此类情形之下,可依法对诽谤行为提出控诉:1.恶意编造对他人名誉造成严重损害的事实,并在公开的信息网络平台进行发布传播者;2.擅自篡改信息网络中涉及他人隐私的原始资料为可能引起公众误解和伤害的内容,并一样在该网络平台上进行散播者;3.明知其所传播的信息为虚假且会对他人名誉造成损害,但仍在信息网络平台上进行广泛传播,且情节恶劣者。

    2024.10.21 1775阅读
  • 什么情况下可以告诽谤罪

    专业解答1.蓄意编造对他人声誉具有负面影响的虚假事实,并通过信息网络进行广泛传播;2.将网络上与他人相关的原始信息内容恶意篡改为更加不利于其名誉的事实,再行发布至信息网络;3.明知自身所传播的乃是对他人声誉造成重大负面影响的虚构事实,但仍然选择在信息网络上大肆宣扬,且情节严重恶劣。

    2024.10.21 1397阅读
  • 哪些情况算造谣诽谤罪

    专业解答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听到“造谣”和“诽谤”这两个词汇。这两个罪名通常被理解为故意编造并传播虚假的事实,其目的在于诋毁他人的品德,破坏他人的名誉。例如,有些人会毫无根据地编造关于他人违法或不道德行为的虚假情节,比如偷盗、欺诈等,并且这些内容可能已经在网络或其他公共平台上广泛传播。如果这些行为对受害者的工作和生活产生了严重影响,导致社会大众对其产生负面评价,那么这就可能构成造谣和诽谤的刑事罪责。

    2024.10.14 1594阅读
  • 诽谤罪通常情况下如何去判刑,有哪些规定?

    专业解答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常常因为对法律知识了解的很少,而导致自己没有办法去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所以我们需要多多了解一些于自己息息相关的法律知识,本篇文章为您整理了一些关于诽谤罪通常情况下如何去判刑,有哪些规定的法律知识,请阅读文章详细内容了解。

    2024.02.26 1788阅读
热门专题 优质咨询 热点推荐
诊断报告 全面解读 深度解析

法律问题专业剖析,免费提供
法律问题诊断分析报告~

免费体验
优选专业律师

律师三重认证,为您提供更专
业、更权威的真人律师~

立即查看

1分钟提问,海量律师解答

1

说清楚

完整描述纠纷焦点和具体问题

2

耐心等

律师在休息时间解答,请耐心等待

3

巧咨询

还有疑问?及时追问律师回复

立即咨询

想获取更多损害赔偿资讯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