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咨询 > 安徽法律咨询 > 黄山法律咨询 > 黄山取保候审法律咨询 > 拘留后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条件是啥

拘留后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条件是啥

张* 安徽-黄山 取保候审咨询 2025.10.16 01:55:02 370人阅读

拘留后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条件是啥

其他人都在看:
黄山律师 刑事辩护律师 黄山刑事辩护律师 更多律师>
咨询我

(一)若想申请取保候审,需确认是否符合以下条件:一是可能被判处管制、拘役或可独立适用附加刑;二是可能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且采取取保候审不会引发社会危险性;三是患有严重疾病、生活无法自理,或是怀孕、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会有社会危险性;四是羁押期限已满,但案件还未办结,需要取保候审。

(二)若考虑监视居住,要符合相关条件:符合逮捕条件,但存在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等情形;符合取保候审条件,然而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无法提出保证人,也不交纳保证金。监视居住由公安机关执行,通常在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住处执行,没有固定住处的,可在指定居所执行。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七十四条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符合逮捕条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监视居住:
(一)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的;
(二)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
(三)系生活不能自理的人的唯一扶养人;
(四)因为案件的特殊情况或者办理案件的需要,采取监视居住措施更为适宜的;
(五)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监视居住措施的。对符合取保候审条件,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能提出保证人,也不交纳保证金的,可以监视居住。

2025-10-16 05:27:05 回复
咨询我

1.取保候审条件:一是可能判管制、拘役或单处附加刑;二是可能判有期徒刑以上,取保无社会危险;三是重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哺乳妇女,取保无危险;四是羁押期满案件未结需取保。

2.监视居住条件:符合逮捕条件但有重病、生活不能自理等情况;符合取保条件,但无法提供保证人或交纳保证金。

3.执行方式:监视居住由公安机关执行,一般在住处执行,无固定住处可指定居所。

2025-10-16 05:00:05 回复
咨询我

结论:
取保候审适用于可能判处管制、拘役等多种情形;监视居住适用于符合逮捕条件但有特定情形或符合取保候审条件却无法提供保证的情况。
法律解析: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取保候审有多种适用条件。当犯罪嫌疑人可能被判处管制、拘役或独立适用附加刑,或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但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等情况时,可适用取保候审。而监视居住则是在符合逮捕条件,犯罪嫌疑人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等情形,或者符合取保候审条件却不能提出保证人也不交纳保证金时适用。监视居住由公安机关执行,通常在犯罪嫌疑人住处执行,无固定住处可在指定居所执行。这些规定旨在保障刑事诉讼的顺利进行,同时也考虑到犯罪嫌疑人的实际情况。如果大家在实际生活中遇到与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相关的法律问题,可向专业法律人士咨询,以获取准确的法律建议和帮助。

2025-10-16 03:58:50 回复
咨询我

1.取保候审和监视居住是两种重要的刑事强制措施,其适用都有严格条件限制。取保候审适用于罪行相对较轻、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或存在特殊身体状况等情况,包括可能判管制、拘役等刑罚,或患有严重疾病等;监视居住则适用于符合逮捕条件但有特殊情形,或符合取保候审条件却无法提供保证的情况。
2.对于司法机关,应严格审查案件情况和嫌疑人状况,确保准确适用取保候审或监视居住措施。在决定取保候审时,要全面评估是否存在社会危险性;决定监视居住时,要核实相关特殊情形是否属实。
3.嫌疑人及其家属应积极配合司法机关工作,如实提供自身身体状况等信息。若符合取保候审或监视居住条件,可依法提出申请,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2025-10-16 03:22:57 回复
咨询我

法律分析:
(1)取保候审和监视居住都是刑事强制措施。取保候审的适用条件较为多样,包括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独立适用附加刑,可能判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且无社会危险性等。比如情节较轻的犯罪,可能就符合判处管制、拘役或独立适用附加刑而适用取保候审。
(2)监视居住的适用前提通常是符合逮捕条件,但存在患有严重疾病等特殊情形,或者符合取保候审条件却无法提供保证人和保证金。
(3)执行方面,监视居住由公安机关执行,一般在住处执行,无固定住处可指定居所执行。这体现了对不同情况的灵活处理,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合法权益,同时确保刑事诉讼的顺利进行。

提醒:
取保候审和监视居住的适用条件判定较复杂,不同案情对应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人士进一步分析。

2025-10-16 03:08:34 回复
没有解决问题?一分钟提问,更多律师提供解答! 立即咨询
知识科普 律师解析
  • 监视居住期间又犯罪被刑事拘留一般多久

    专业解答在实施监视居住措施的过程中,倘若犯罪嫌疑人再度触犯刑法且被处以刑事拘留,那么他所应承受的刑罚时长将会根据新的罪行严重性以及法律条款而定,并不直接与其在监视居住期间的期限相挂钩。通常情况下,刑事拘留的最长期限为37日,然而这仅仅是在侦查阶段的暂时羁押,随后有可能转为逮捕或者释放。至于对新罪行的审判,法院将严格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进行审理裁决。

    2024.10.25 1084阅读
  • 监视居住后还能拘留吗

    专业解答监视居住并不是一种永久性的法律措施。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仍有可能被拘留。比如,被判定为监视居住的违法者或被告人,如果违反了相关规定,情节严重,或者在执行监视居住期间又发现了新的犯罪行为等,都可能会被处以更严厉的拘留处罚。

    2024.10.24 1555阅读
  • 监视居住后可以刑事拘留吗

    专业解答监控居留乃是刑事司法程序中一项重要的强制性措施,其主要运用于那些极有可能被法院判处管制、拘役或单独适用附加刑的犯罪嫌疑人,以及针对一些患有严重病症以致日常生活无法自理者、正处于孕期且尚需哺育婴儿的母亲等特定人群。在实施监控居留的过程中,若发现相关人员存在逃避侦查、销毁证据等违法行为,公安部门有权依据法律规定对其实施刑事拘留。

    2024.10.23 1366阅读
  • 刑事拘留能从监视居住算吗

    专业解答在刑事诉讼程序中,刑事拘留与监视居住属于两种截然不同的强制性措施,两者互不相干且无法互相抵消。前者要求对嫌疑人进行羁押,通常在看守所执行;后者则允许嫌疑人在家属陪同下,于家中或特定场所内遵守相关监管规定。根据我国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明确规定,对于上述两种强制措加以施时限均需单独计算,故在实施刑事拘留的过程中,不得从监视居住的时间中予以扣除。

    2024.10.23 1448阅读
  • 监视居住不能刑事拘留吗

    专业解答监视居住措施乃是一项坚实有力的刑事强制手段,其履行对象主要围绕那些可能被判定为管制、拘役或独立适用附属刑法的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同时也涵盖了那些身患严重疾病而导致生活无法自理,或是孕妇及正在哺乳自身婴幼儿的妇女人群。在执行监视居住之规定过程中,嫌疑人士或被告人的个人行动势必受到一定制约,然而,他们仍然具备在居所或其他授权地点自由居住的权益。

    2024.10.22 1963阅读
热门专题 优质咨询 热点推荐
诊断报告 全面解读 深度解析

法律问题专业剖析,免费提供
法律问题诊断分析报告~

免费体验
优选专业律师

律师三重认证,为您提供更专
业、更权威的真人律师~

立即查看

1分钟提问,海量律师解答

1

说清楚

完整描述纠纷焦点和具体问题

2

耐心等

律师在休息时间解答,请耐心等待

3

巧咨询

还有疑问?及时追问律师回复

立即咨询

想获取更多刑事辩护资讯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