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咨询 > 浙江法律咨询 > 丽水法律咨询 > 丽水合同纠纷法律咨询 > 如何在签订认购书后取回定金

如何在签订认购书后取回定金

彭** 浙江-丽水 合同纠纷咨询 2025.10.15 17:20:20 457人阅读

如何在签订认购书后取回定金

其他人都在看:
丽水律师 合同事务律师 丽水合同事务律师 更多律师>
咨询我

(一)开发商原因:若开发商未取得预售许可证等不具备销售条件,购房者可主张定金双倍返还。这种情况下,购房者要保留好认购书、付款凭证等相关证据,为后续维权做准备。

(二)不可归责于双方的事由:如政策变化导致无法购房,购房者可要求开发商退还定金。需提供政策变化影响购房的相关证明材料与开发商沟通。

(三)购房者自身原因:可尝试与开发商协商,以家庭经济状况突然恶化等合理理由争取部分或全部退还定金,协商时注意保留沟通记录。

(四)开发商违约:若开发商存在欺诈、虚假宣传等违约行为,购房者收集证据后,可向消协投诉、申请调解仲裁或向法院起诉要求退还定金。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五百八十七条规定,债务人履行债务的,定金应当抵作价款或者收回。给付定金的一方不履行债务或者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的,无权请求返还定金;收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债务或者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的,应当双倍返还定金。

2025-10-15 22:18:04 回复
咨询我

1.若因开发商无预售许可证等自身问题,购房者可要求双倍返还定金。
2.若因政策变化等不可归责于双方的原因,购房者可要求退还定金。
3.若因购房者自身不想买,一般定金不退,但可协商如家庭经济变差等理由争取退还。
4.若开发商欺诈、虚假宣传,购房者可收集证据,通过消协、仲裁或起诉要回定金。

2025-10-15 21:43:38 回复
咨询我

结论:
签订认购书后取回定金分不同情形,开发商原因可主张双倍返还,不可归责于双方事由可要求退还,购房者自身原因一般不予退还但可协商,开发商违约可收集证据维权。
法律解析:
依据民法典相关规定,在签订认购书的定金问题上,若开发商不具备销售条件,如未取得预售许可证,这属于开发商过错,购房者有权主张定金双倍返还。当出现不可归责于双方的事由,像政策变化使购房者无法购房,开发商应退还定金。而若因购房者自身不想购房,定金按规定通常不予退还,但购房者可凭借合理理由与开发商协商争取退还。若开发商存在欺诈、虚假宣传等违约行为,购房者收集好证据后,可通过向消协投诉、申请调解仲裁或向法院起诉等合法途径要求退还定金。如果大家在定金退还问题上遇到复杂情况,建议向专业法律人士咨询,以保障自身合法权益。

2025-10-15 21:17:26 回复
咨询我

在签订认购书后取回定金需分情况处理。若开发商存在未取得预售许可证等不具备销售条件的问题,购房者可主张定金双倍返还。若因政策变化等不可归责于双方的事由导致无法购房,购房者可要求退还定金。若因购房者自身原因不想购房,定金通常不予退还,但可与开发商协商,以家庭经济状况突然恶化等合理理由争取部分或全部退还。若开发商有欺诈、虚假宣传等违约行为,购房者可收集证据维权。

解决措施和建议如下:
1.当开发商不具备销售条件时,及时与开发商沟通,协商双倍返还定金事宜。
2.因不可归责于双方的事由无法购房,向开发商说明情况,要求退还定金。
3.自身原因不想购房,诚恳与开发商协商,争取退还定金。
4.开发商违约,收集好相关证据,可先向消协投诉,也可申请调解仲裁或向法院起诉。

2025-10-15 20:12:01 回复
咨询我

法律分析:
(1)若开发商存在未取得预售许可证等不具备销售条件的情况,属于开发商原因导致认购书无法正常履行,购房者依据法律规定可主张定金双倍返还。
(2)因不可归责于双方的事由,像政策变化使得购房者失去购房资格或能力,这种情况下购房者可要求开发商退还定金,因为双方对此均无过错。
(3)若因购房者自身不想购房,定金通常不予退还。但购房者可与开发商协商,以合理理由争取部分或全部退还。
(4)若开发商有欺诈、虚假宣传等违约行为,购房者可收集相关证据,通过向消协投诉、申请调解仲裁或向法院起诉等途径要求退还定金。

提醒:购房者遇到定金退还问题时,要注意区分责任归属,保留好相关证据。不同案情处理方式有别,建议咨询进一步分析。

2025-10-15 18:56:43 回复

房屋认购书也称之为购房意向书,是房地产开发商在房屋正式销售前,与有意向其购买房屋的购房者签定的书面协议,是目前大部分房地产开发公司在房屋买卖中的习惯做法,如果签订认购书后不买房了定金可以退吗1、如果买方没有按照认购书规定的时间、地点去签约,属买方违约,定金不予返还卖方在认购书规定的期限内将认购房屋转售他人而导致未能正式签约,属卖方违约,应双倍返还定金。2、如果双方在规定的期限内,正式签订合同,则定金在买方履约后,可抵作楼款或收回双方履行正式合同过程中,一方违约的,适用“不予返还”或者“双倍返还”。3、如果双方都不存在上述第一项的违约行为,仅对预售(销售)契约及补充协议内容难以达成一致,而未能签约的,卖方应把定金全数返还买方。4、如果一方在正式签约时对认购书中确认的条件,如价格、房号、面积等进行修改而导致签约未成,视为违约,买方违约的,定金不予返还卖方违约的,应双倍返还定金。5、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房屋认购书无效的情况,定金必然要返还。《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一十五条当事人可以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约定一方向对方给付定金作为债权的担保。债务人履行债务后,定金应当抵作价款或者收回。给付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约定的债务的,无权要求返还定金收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约定的债务的,应当双倍返还定金。

没有解决问题?一分钟提问,更多律师提供解答! 立即咨询
知识科普 律师解析
  • 签订了购房认购书,要退定金吗需要什么程序

    专业解答购房协议签了,定金能不能退,得看具体情况。要是开发商违约,没给你提供完整的房屋信息,或者擅自改变了设计,你就有权让开发商全额退款。要是你自己不买了,那定金一般就不退了,除非协议里有特殊的退款条款。

    2024.10.25 1119阅读
  • 认购协议书在签订购房合同后失效吗

    专业解答购房合同签署后,认购协议是否仍然有效商品房预订协议书的效力通常被认为具有永久性。该份协议书与最终的房屋买卖合同存在着预约和主合同的关系,亦即在签订购房预订合同时所设定的买卖商品房的民事权利义务之关系。为了规范彼此间的民事法律地位,购房者需签署此类包含了双方权力及义务的协议文件。因此,对于相关房产预订协议的法律有效性进行确认,其合同文本实际上包括了预订书、承诺条款、优先购买权协议等多种文书形式。

    2024.10.16 1788阅读
  • 签订认购书定金能否退还

    专业解答在商品房买卖中,定金遵循法律规定:收定金方违约需双倍返还;付定金方违约则不退。合同不能达成非双方原因,卖方全额退款。定金为合同保障,自交付时生效,金额不得超过主合同价值20%,变更是认可的。约定金额可调整,超出部分无效。

    2024.09.13 1494阅读
  • 签订认购书定金能否退还

    专业解答在商品房买卖中,定金遵循法律规定:收定金方违约需双倍返还;付定金方违约则不退。合同不能达成非双方原因,卖方全额退款。定金为合同保障,自交付时生效,金额不得超过主合同价值20%,变更是认可的。约定金额可调整,超出部分无效。

    2024.09.13 1873阅读
  • 购房认购书签订后定金可以退吗

    专业解答正常交易中,定金不退;特殊情况例外:开发商违规(未取得证件、合同失效等)应双倍返还甚至赔偿损失;因合同条款争议但不影响购买意向,开发商需退还定金;购买意向书内容不明确致合同签不了,开发商也应退款。若客户在开发商符合预售条件后拒签合同,无权请求退还定金。

    2024.09.08 2690阅读
  • 在签订了购房认购书的情况下能退房吗

    2025.05.31 945阅读
  • 签订认购书后如何能退回定金?

    2025.05.16 1215阅读
  • 签订了房屋认购书,定金能要回来吗?

    2025.05.03 1460阅读
  • 签订了房屋认购书定金能要回来吗

    2025.01.03 1179阅读
  • 签订认购书后如何能退回定金

    律师解析 正常情况下,是不能够退还的,但是若符合下述情况,则可以退还: 1、若开发商在认购意向书规定期限内将购房者已认购房屋转售其他第三人而导致未能正式签约的,应双倍返还购房者定金。 2、如果开发商未取得有关商品房销售之合法证件或者由于开发商自身原因造成双方不能签署正式合同或者因此造成合同无效的,开发商应返还购房者之定金并承担购房者的损失。 3、如果双方仅仅因正式合同、有关补充协议之内容无法达成一致,而与认购意向书内容无关,致使签约不成的,则双方不存在违约行为,开发商应将定金全额返还购房者。 5、如果认购意向书关于价格、面积和户型等主要条款未做约定或者约定不清,而双方如果对此内容无法达成一致造成正式合同不能签署的,开发商应返还购房者定金。 但是若开发商具备商品房预售的法定条件,但购房者拒绝签订商品房买卖合同,则购房者无权要求退还定金。

    2024.10.18 1313阅读
热门专题 优质咨询 热点推荐
诊断报告 全面解读 深度解析

法律问题专业剖析,免费提供
法律问题诊断分析报告~

免费体验
优选专业律师

律师三重认证,为您提供更专
业、更权威的真人律师~

立即查看

1分钟提问,海量律师解答

1

说清楚

完整描述纠纷焦点和具体问题

2

耐心等

律师在休息时间解答,请耐心等待

3

巧咨询

还有疑问?及时追问律师回复

立即咨询

想获取更多合同事务资讯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