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我
逃税在符合特定条件时属于犯罪行为。纳税人通过欺骗、隐瞒手段虚假纳税申报或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十以上,以及扣缴义务人采用同样手段不缴或少缴已扣、已收税款且数额较大的,均构成逃税罪。
但存在例外情况,若经税务机关下达追缴通知后,补缴应纳税款、缴纳滞纳金并已受行政处罚,通常不予追究刑事责任。不过,五年内逃避缴纳税款受过刑事处罚或被税务机关给予二次以上行政处罚的除外。
为避免逃税犯罪风险,纳税人与扣缴义务人应依法依规纳税申报,及时关注税务政策法规变化,建立健全内部税务管理制度。若对纳税事项有疑问,可咨询专业税务顾问。
2025-10-15 16:42:03 回复
咨询我
法律分析:
(1)逃税是否构成犯罪并非一概而论。纳税人若采用欺骗、隐瞒手段虚假申报或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十以上,会构成逃税罪。
(2)扣缴义务人使用同样手段,不缴或少缴已扣、已收税款且数额较大,也构成逃税罪。
(3)若纳税人在税务机关下达追缴通知后,补缴税款、滞纳金并接受行政处罚,通常不予追究刑事责任。但五年内有逃税刑事处罚记录或被税务机关二次以上行政处罚的除外。
提醒:
逃税后果严重,纳税人应依法纳税。若面临复杂税务问题,建议咨询专业人士分析。
2025-10-15 16:36:10 回复
咨询我
(一)纳税人应依法依规进行纳税申报,如实提供相关信息,避免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虚假申报或不申报。
(二)扣缴义务人要认真履行代扣代缴义务,及时足额缴纳已扣、已收税款。
(三)若收到税务机关追缴通知,应尽快补缴应纳税款和滞纳金,接受行政处罚,避免被追究刑事责任。但五年内有逃税刑事处罚或两次以上行政处罚记录的除外。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零一条规定,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三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扣缴义务人采取前款所列手段,不缴或者少缴已扣、已收税款,数额较大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有第一款行为,经税务机关依法下达追缴通知后,补缴应纳税款,缴纳滞纳金,已受行政处罚的,不予追究刑事责任;但是,五年内因逃避缴纳税款受过刑事处罚或者被税务机关给予二次以上行政处罚的除外。
2025-10-15 14:58:21 回复
咨询我
1.逃税是否犯罪要具体分析。纳税人若通过欺骗、隐瞒做虚假纳税申报或不申报,逃税数额大且占应纳税额10%以上,构成逃税罪。扣缴义务人用同样手段,不缴或少缴已扣、已收税款数额大,也构成此罪。
2.若经税务机关通知后,补缴税款、滞纳金并受行政处罚,可免刑事责任。但五年内逃税受过刑事处罚或被二次以上行政处罚的除外。逃税在特定条件下属于犯罪。
2025-10-15 14:16:52 回复
咨询我
结论:
逃税在符合一定条件时属于犯罪行为。
法律解析:
依据法律规定,纳税人若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十以上,或者扣缴义务人采取同样手段,不缴或者少缴已扣、已收税款数额较大,构成逃税罪。不过,若经税务机关依法下达追缴通知后,补缴应纳税款,缴纳滞纳金,已受行政处罚的,通常不予追究刑事责任,但五年内因逃避缴纳税款受过刑事处罚或者被税务机关给予二次以上行政处罚的除外。这表明逃税是否构成犯罪,有明确的法律判定标准和适用情形。纳税是每个公民和企业应尽的义务,遵守税法至关重要。如果对逃税相关法律问题存在疑问,可向专业法律人士咨询,以获取准确的法律建议和帮助。
2025-10-15 13:04:1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