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分析:
(1)当劳动仲裁对拖欠工资数额算错时,在收到仲裁裁决书15日内,劳动者若对结果不服,可向法院起诉,诉讼中提供准确工资证据,让法院重新认定数额。
(2)用人单位方面,除终局裁决情形外能起诉;若是终局裁决,可在30日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所在地的中级法院申请撤销裁决。
(3)若仲裁裁决已生效,一方不履行,另一方可申请强制执行。执行中发现数额有误,可通过执行异议等程序解决。
(4)整个过程中,要注意收集工资发放记录、考勤记录等证据,证明实际工资情况。
提醒:处理此类问题需及时行使权利,注意起诉和申请撤销裁决的时间限制,且务必保留好能证明工资情况的证据,不同案情解决方案有别,可咨询进一步分析。
(一)在收到仲裁裁决书15日内,劳动者对结果不服,可向法院起诉,诉讼时提供准确工资证据,让法院重新认定工资数额。
(二)用人单位方面,非终局裁决时可起诉;终局裁决时,可在30日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所在地的中级人民法院申请撤销裁决。
(三)仲裁裁决生效后,一方不履行,另一方可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执行中发现数额有误,通过执行异议等程序解决。
(四)注意收集工资发放记录、考勤记录等证据,以此证明实际工资情况。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五十条规定,当事人对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以外的其他劳动争议案件的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期满不起诉的,裁决书发生法律效力。
1.收到仲裁裁决书15日内,劳动者对工资数额有异议,可向法院起诉,同时提供准确工资证据,让法院重新认定。
2.除终局裁决,用人单位也能起诉;终局裁决时,用人单位可在30日内向中院申请撤销裁决。
3.仲裁裁决生效后,一方不履行,另一方可申请强制执行,执行中发现数额有误,可通过执行异议解决。
要注意收集工资发放、考勤记录等证据,证明实际工资情况。
结论:劳动仲裁对拖欠工资数额算错,劳动者可在15日内向法院起诉,用人单位除终局裁决外也能起诉,终局裁决可30日内向中院申请撤销;生效裁决执行中数额有误可通过执行异议等程序解决,要收集相关证据证明实际工资。
法律解析:根据法律规定,在劳动仲裁中工资数额计算错误时,有不同的处理途径。劳动者在收到仲裁裁决书15日内对结果不服,可向法院起诉并提供准确工资证据来重新认定数额。用人单位除终局裁决情况外也能起诉,终局裁决的可在30日内向中院申请撤销。若仲裁裁决已生效,一方不履行另一方可申请强制执行,执行中发现数额有误可通过执行异议等程序解决。这些规定保障了当事人在劳动仲裁出现错误时的合法权益。建议大家在遇到此类问题时,及时收集工资发放记录、考勤记录等证据。若对具体法律程序和自身权益仍有疑问,可向专业法律人士咨询。
劳动仲裁对拖欠工资数额算错可按不同情况处理。若在规定时间内对仲裁结果不服,可采取进一步法律行动。若在收到仲裁裁决书15日内,劳动者对结果不服,可向法院起诉并提供准确工资证据,请求重新认定数额;用人单位除终局裁决情形外也能起诉,终局裁决时可在规定时间内向中级法院申请撤销裁决。若仲裁裁决已生效,一方不履行,另一方可申请强制执行,执行中发现数额有误,可通过执行异议等程序解决。
解决措施和建议如下:
1.及时行使诉讼权利,在规定时间内提起诉讼或申请撤销裁决。
2.注意收集工资发放记录、考勤记录等证据,以证明实际工资情况。
3.若在执行阶段发现问题,及时通过执行异议等程序解决。
严格三重认证
206个细分领域
3000+城市分站
18万注册律师
3亿咨询数据
想获取更多劳动纠纷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