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我
法律分析:
(1)刑事案件发回重审有两种情形。第一种是二审法院在处理上诉、抗诉案件时,若原判决事实不清或证据不足,有两种处理方式,既可查清事实后改判,也能裁定撤销原判发回重审。
(2)第二种是原审法院存在违反法定诉讼程序的情况,像违反公开审判规定、回避制度等,二审法院应裁定撤销原判发回重审。
(3)原审法院对发回重审案件要另行组成合议庭审理。并且除有新犯罪事实且检察院补充起诉外,不得加重被告人刑罚。
提醒:当事人遇到刑事案件发回重审情况时,需关注程序合法性和是否有新犯罪事实补充起诉,因案情不同处理有别,建议咨询以进一步分析。
2025-10-05 22:24:04 回复
咨询我
(一)对于二审法院而言,当面对原判决事实不清或证据不足的情况,可选择查清事实后改判,也可裁定撤销原判发回重审;若原审法院存在违反法定诉讼程序的情况,应裁定撤销原判发回重审。
(二)原审法院在接到发回重审的案件后,要另行组成合议庭进行审理。并且在没有新的犯罪事实且检察院未补充起诉时,不能加重被告人的刑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六条规定,第二审人民法院对不服第一审判决的上诉、抗诉案件,经过审理后,原判决事实不清楚或者证据不足的,可以在查清事实后改判;也可以裁定撤销原判,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新审判。原审人民法院对于依照前款第三项规定发回重新审判的案件作出判决后,被告人提出上诉或者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的,第二审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作出判决或者裁定,不得再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新审判。同时,第二百三十七条规定,第二审人民法院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新审判的案件,除有新的犯罪事实,人民检察院补充起诉的以外,原审人民法院也不得加重被告人的刑罚。
2025-10-05 21:35:28 回复
咨询我
刑事案件发回重审有两种情形:
一是,二审法院处理上诉或抗诉案,发现原判决事实不清或证据不足,可查清事实后改判,也能撤销原判发回重审。
二是,原审法院有违反法定程序情况,如违反公开审判等规定,二审法院应撤销原判发回重审。
原审法院重审需另组合议庭,若无新犯罪事实、检察院未补充起诉,不得加重被告人刑罚。
2025-10-05 21:22:29 回复
咨询我
结论:
刑事案件发回重审分两种情况,一是原判决事实不清或证据不足,二审可改判或发回重审;二是原审违反法定诉讼程序,二审应发回重审。原审重审需另组合议庭,一般不得加重被告人刑罚。
法律解析: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在刑事案件中,当二审法院处理上诉、抗诉案件时,对于原判决事实不清楚或者证据不足的情况,有两种处理方式,既可以在查清事实后直接改判,也能够裁定撤销原判并将案件发回原审法院重新审判。而如果原审法院存在违反法定诉讼程序的问题,像违反公开审判规定、回避制度等,二审法院必须裁定撤销原判,发回原审法院重审。并且原审法院重审时要另行组成合议庭。同时,除非有新的犯罪事实且检察院补充起诉,否则不得加重被告人的刑罚。这一系列规定保障了司法程序的公正与严谨。如果您在刑事案件方面有任何疑问,可向专业法律人士咨询,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2025-10-05 20:08:44 回复
咨询我
1.刑事案件发回重审有两种情形。一是二审法院处理上诉、抗诉案件,原判决事实不清或证据不足,可查清事实后改判,也能撤销原判发回原审重审;二是原审法院存在违反法定诉讼程序的情况,如违反公开审判规定等,二审法院应撤销原判发回重审。
2.原审法院对发回重审案件要另行组成合议庭审理。并且除有新犯罪事实、检察院补充起诉外,不得加重被告人刑罚。
3.为确保重审公正,二审法院应严格审查原判决,准确判断是否存在事实不清、证据不足或程序违法问题。原审法院重新组成合议庭时,要保证成员具备专业素养和公正态度。同时,检察院应及时准确补充新的犯罪事实证据,保障诉讼顺利进行。
2025-10-05 18:31:5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