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分析:
(1)量刑书并不意味着必然起诉。在司法实践中,即便有量刑书,若存在法定不起诉、酌定不起诉、证据不足不起诉等情况,检察官仍可不起诉。
(2)法定不起诉适用于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等情形,这类情况本身就不符合犯罪构成,无需起诉。
(3)酌定不起诉针对犯罪情节轻微,依照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的情况,检察官可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否起诉。
(4)证据不足不起诉是指经过补充侦查,仍然证据不足不符合起诉条件,此时为保障当事人权益,检察官可作出不起诉决定。
提醒:
案件情况复杂多样,若涉及相关法律问题,不同案情对应解决方案不同,建议咨询专业法律人士进一步分析。
(一)对于案件当事人,如果量刑书出来后认为存在不起诉情形,可向检察官提供相关证据和线索,证明符合法定、酌定或证据不足不起诉条件。
(二)当事人可通过律师协助整理案件情况,从法律适用和事实认定方面分析是否存在不起诉理由,向检察官进行专业阐述。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七条规定,犯罪嫌疑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有本法第十六条规定的情形之一的,人民检察院应当作出不起诉决定。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依照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的,人民检察院可以作出不起诉决定。第一百七十五条第四款规定,对于二次补充侦查的案件,人民检察院仍然认为证据不足,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作出不起诉的决定。
1.即便有量刑书,检察官仍可不起诉。法律规定有法定、酌定、证据不足等不起诉情形。
2.法定不起诉指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构成犯罪;酌定不起诉是犯罪情节轻,无需判刑或可免刑;证据不足不起诉是补侦后仍证据不足。
3.后续发现有不起诉情形,检察官综合考量,有权决定不起诉。量刑书不是起诉的必然前提。
结论:
量刑书出来后检察官仍可不起诉。
法律解析:
法律规定了法定不起诉、酌定不起诉、证据不足不起诉等情形。法定不起诉适用于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等情况;酌定不起诉针对犯罪情节轻微,依照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的;证据不足不起诉是在经过补充侦查后,仍证据不足不符合起诉条件。即便有量刑书,若后续发现案件存在这些不起诉情形,检察官综合法律适用、事实认定等角度,有权作出不起诉决定,说明量刑书并非起诉的必然前提。如果您遇到类似法律问题,对案件中检察官是否会作出不起诉决定有疑问,可向专业法律人士咨询。
严格三重认证
206个细分领域
3000+城市分站
18万注册律师
3亿咨询数据
想获取更多刑事辩护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