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在事故发生后判断是否涉嫌构成肇事逃逸犯罪,可对照自身行为看是否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如是否存在酒驾、超速等情况。
(二)查看违规行为是否导致重大事故,造成人员重伤、死亡或重大财产损失。
(三)进一步确认是否符合构成犯罪的特定情形,像死亡一人或重伤三人以上且负事故全部或主要责任等几种情况。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条规定,交通肇事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一)死亡一人或者重伤三人以上,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
(二)死亡三人以上,负事故同等责任的;
(三)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损失,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无能力赔偿数额在三十万元以上的。交通肇事致一人以上重伤,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以交通肇事罪定罪处罚:
(一)酒后、吸食毒品后驾驶机动车辆的;
(二)无驾驶资格驾驶机动车辆的等。
1.肇事逃逸是否构成犯罪,关键看是否符合交通肇事罪要件。一是要有违反交规行为,像酒驾、超速。二是违规行为引发重大事故,造成人员伤亡或重大财产损失。
2.有以下情形,肇事逃逸构成犯罪:致一人死亡或三人重伤以上,负主责或全责;死亡三人以上,负同等责任;造成财产损失,负主责或全责且赔偿超三十万;致一人重伤以上,负主责或全责,有酒驾等情形。
3.不满足上述情形,通常不构成犯罪。
结论:
认定肇事逃逸是否构成犯罪,关键看是否符合交通肇事罪构成要件及是否存在规定的情形,不符合则一般不构成犯罪。
法律解析:
判断肇事逃逸是否构成犯罪,要依据交通肇事罪的构成要件。一是要有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的行为,像酒驾、超速等;二是该违规行为引发重大事故,导致人员重伤、死亡或重大财产损失。存在特定情形时肇事逃逸构成犯罪,例如死亡一人或重伤三人以上且负事故全部或主要责任等。若不存在这些情形,通常不构成犯罪。交通法规复杂,肇事逃逸的情况也多种多样,如果遇到肇事逃逸相关的法律问题,为准确判断自身情况是否构成犯罪以及如何应对,建议向专业法律人士咨询。
认定肇事逃逸是否构成犯罪,取决于是否符合交通肇事罪构成要件。若存在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行为,且该行为导致重大事故,造成人员重伤、死亡或重大财产损失,则构成犯罪。
具体有几种情形可认定肇事逃逸构成犯罪,一是死亡一人或重伤三人以上,负事故全部或主要责任;二是死亡三人以上,负事故同等责任;三是造成公共财产或他人财产直接损失,负事故全部或主要责任,无能力赔偿数额在三十万元以上;四是致一人以上重伤,负事故全部或主要责任,且存在酒驾、毒驾等特定违规驾驶行为。若不满足这些情形,通常不构成犯罪。
建议驾驶人严格遵守交通法规,避免违规驾驶。发生事故后,应积极救助伤者并配合处理,切勿逃逸,否则可能面临严重法律后果。
法律分析:
(1)认定肇事逃逸是否构成犯罪,核心在于是否契合交通肇事罪构成要件。存在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行为是基础,像酒驾、超速这类都属于违规行为。
(2)仅有违规行为不够,还得是该违规行为引发了重大事故,造成了人员重伤、死亡或重大财产损失的后果。
(3)符合特定情形时肇事逃逸构成犯罪,如死亡一人或重伤三人以上且负事故全部或主要责任;死亡三人以上且负事故同等责任;造成公共财产或他人财产直接损失、负事故全部或主要责任且无能力赔偿数额达三十万元以上;致一人以上重伤、负事故全部或主要责任且存在酒驾等特定情节。不满足这些情形,通常不构成犯罪。
提醒:发生事故后应冷静处理,不要逃逸。不同事故情况对应法律判定有差异,若遇相关问题,建议咨询进一步分析。
专业解答交通肇事后逃逸,若构成犯罪,一般需要满足以下两种情况之一:一是肇事后,导致一人以上重伤,且承担事故全部或主要责任,同时为逃避法律定罪而逃离事故发生现场。比如,驾驶员在处理交通事故时,致使他人重伤,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导致严重后果,却仍然选择逃离现场。在这种情况下,就可能构成犯罪。二是肇事人明知有人受伤,却不报警、不抢救,反而选择逃离现场。这种行为不仅违反了法律规定,也违背了基本的道德准则,给受害者和社会带来了极大的伤害。因此,我们应该严格遵守交通法规,尊重生命安全,避免肇事后逃逸的情况发生。
专业解答在讨论事故逃逸是否构成犯罪时,主要有两个方面需要考虑。其一,事故造成的后果是否严重,如出现人员死亡、三人以上重伤,且肇事方需承担全责或主要责任。其二,判断是否构成逃逸的关键在于肇事者是否明知发生事故,却仍然逃避法律责任并逃离现场。不知晓事故发生而离开现场的情况,不被视为逃逸。对这一问题的判断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包括后果和主观心理等。
专业解答交通事故责任人逃逸是否构成肇事逃逸在交通事故发生后实施逃逸行为,但尚未达到犯罪程度的当事人,将被公安机关处以罚金范围从200元至2000元不等,并且可能被判处15日以下的拘留处罚;如若不幸酿成重大交通事故,且构成了犯罪,尽管当事人没有选择逃逸,仍旧要根据法律法规的规定,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并且,由公安机关吊销其机动车驾驶证是不可避免的。
专业解答肇事逃逸行为情节轻微未构成犯罪时的处罚措施根据我国现行法律规定,任何人在引发交通事故后有逃逸行为,但尚未达到刑事犯罪程度的,将面临至少二百元至最高两千元的罚款处罚,同时可被依法处以最多十五天的行政拘留。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依法吊销其机动车驾驶证,该驾驶员终身不得再次获得新的机动车驾驶证资格。
专业解答交通肇事逃逸行为在尚未构成犯罪的情况下的处罚原则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驾驶者在发生交通事故后选择逃逸,但尚未达到刑事犯罪程度的,将被处以最高至二千元人民币的罚款以及最长达十五天的行政拘留处罚。此外,肇事车辆也会被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依法吊销其机动车驾驶证,并且在未来的日子里,该驾驶员将永远无法再次获得机动车驾驶证。
严格三重认证
206个细分领域
3000+城市分站
18万注册律师
3亿咨询数据
想获取更多交通事故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