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咨询 > 甘肃法律咨询 > 酒泉法律咨询 > 酒泉医疗事故责任法律咨询 > 医疗事故诉讼时效怎么算的

医疗事故诉讼时效怎么算的

黄* 甘肃-酒泉 医疗事故责任咨询 2025.10.04 07:35:30 343人阅读

医疗事故诉讼时效怎么算的

其他人都在看:
酒泉律师 医疗纠纷律师 酒泉医疗纠纷律师 更多律师>
咨询我

1.医疗事故诉讼时效是三年,从患者或家属知道医疗事故及侵权人时起算。像确诊因医疗行为受伤、拿到事故鉴定报告等,就算明确知道权益受损了。

2.若权利受损超过二十年才维权,法院通常不保护;特殊情况可申请延长。

3.发生医疗事故,患者要及时收集证据,咨询法律人士,尽早维权,防止超时效败诉。

2025-10-04 12:15:24 回复
咨询我

结论:
医疗事故诉讼时效为三年,自权利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受损及义务人之日起算,超过二十年主张权利法院一般不予保护,特殊情况可申请延长。
法律解析:
依据法律规定,医疗事故诉讼时效起算点是患者或其家属知道自身遭遇医疗事故及侵权人之时,像确诊因医疗行为导致伤害、收到医疗事故鉴定报告等明确知晓权益受损的时间。在这个三年时效期间内,患者可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权益。然而,若从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才主张权利,法院通常不会提供保护,不过特殊情况可申请延长。所以,发生医疗事故后,患者需及时收集证据,尽早启动维权程序,以免因超过诉讼时效而丧失胜诉权。若对医疗事故维权有任何疑问,可咨询专业法律人士获取帮助。

2025-10-04 10:32:43 回复
咨询我

1.医疗事故诉讼时效为三年,从权利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受损及义务人时起算,这里的知道或应当知道是指患者或家属知晓遭遇医疗事故及侵权人,像确诊因医疗行为致伤、收到医疗事故鉴定报告等明确权益受损的时间就是起算点。
2.若权利受损之日起超二十年才主张权利,法院通常不予保护,不过特殊情况法院可依申请延长。
3.鉴于此,发生医疗事故后,患者要及时收集证据,咨询专业法律人士,尽早启动维权程序,防止因超诉讼时效而丧失胜诉权。

2025-10-04 09:25:49 回复
咨询我

法律分析:
(1)医疗事故诉讼时效为三年,其起算点是权利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这里的知道或应当知道,是指患者或家属明确知晓遭遇医疗事故和侵权人。例如确诊因医疗行为致伤、收到医疗事故鉴定报告等时刻,诉讼时效便开始计算。
(2)若权利受损之日起超过二十年才主张权利,法院通常不予保护。不过存在特殊情况时,法院可依申请决定延长。
(3)鉴于诉讼时效的规定,患者在发生医疗事故后,需及时收集证据,向专业法律人士咨询,尽早开启维权程序。

提醒:
医疗事故维权要注意诉讼时效,不同案情处理方式有别,建议咨询以进一步分析。

2025-10-04 07:43:10 回复
咨询我

(一)及时收集证据。患者在察觉可能遭遇医疗事故后,要尽快收集与该医疗事故相关的各类证据,如病历、诊断证明、医疗费用清单等。
(二)咨询专业法律人士。向有医疗事故处理经验的律师咨询,了解自己的权利和可行的维权途径。
(三)尽早启动维权程序。不要拖延,在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受损后尽快向法院提起诉讼,以免超过三年的诉讼时效。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2025-10-04 07:42:02 回复

您好,针对您的医疗纠纷持续治疗诉讼时效问题解答如下,今天我给大家介绍一下医疗纠纷的诉讼时效。诉讼时效是指权利人在法定期限内不行使权利即丧失请求人民对自己权益予以保护的权利。法律对于诉讼时效的规定属于强制性规定。原告向提讼必须在法律规定的诉讼时效内。否则,原告的胜诉权将消灭。由于我国目前处于新旧时效规定的过渡期,因此如果医疗纠纷发生在2017年10月1日之前的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规定的1年的诉讼时效,如果纠纷发生在2017年10月1日之后的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规定的3年的诉讼时效。诉讼时效的起止时间都是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时起算。伤害明显的,自受伤害之日起计算伤害当时未曾发现,后经检查并能证明是由医疗侵害引起的,从伤势确认之日起计算。诉讼前进行医疗鉴定的,可以自收到鉴定结论之日起计算时效诉讼前进行过书面协商或行政调解的,可以自书面协商或调解不成日计算时效。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时距医疗行为发生已超过20年的法律不再保护。此外,医疗纠纷的诉讼时效也适用中止,中断的相关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六条下列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一年:(一)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的(二)出售质量不合格的商品未声明的(三)延付或者拒付租金的(四)寄存财物被丢失或者损毁的。

您好,针对您的医疗过错纠纷诉讼时效问题解答如下,今天我给大家介绍一下医疗纠纷的诉讼时效。诉讼时效是指权利人在法定期限内不行使权利即丧失请求人民对自己权益予以保护的权利。法律对于诉讼时效的规定属于强制性规定。原告向提讼必须在法律规定的诉讼时效内。否则,原告的胜诉权将消灭。由于我国目前处于新旧时效规定的过渡期,因此如果医疗纠纷发生在2017年10月1日之前的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规定的1年的诉讼时效,如果纠纷发生在2017年10月1日之后的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规定的3年的诉讼时效。诉讼时效的起止时间都是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时起算。伤害明显的,自受伤害之日起计算伤害当时未曾发现,后经检查并能证明是由医疗侵害引起的,从伤势确认之日起计算。诉讼前进行医疗鉴定的,可以自收到鉴定结论之日起计算时效诉讼前进行过书面协商或行政调解的,可以自书面协商或调解不成日计算时效。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时距医疗行为发生已超过20年的法律不再保护。此外,医疗纠纷的诉讼时效也适用中止,中断的相关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六条下列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一年:(一)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的(二)出售质量不合格的商品未声明的(三)延付或者拒付租金的(四)寄存财物被丢失或者损毁的。

根据你的问题解答如下,今天我给大家介绍一下医疗纠纷的诉讼时效。诉讼时效是指权利人在法定期限内不行使权利即丧失请求人民对自己权益予以保护的权利。法律对于诉讼时效的规定属于强制性规定。原告向提讼必须在法律规定的诉讼时效内。否则,原告的胜诉权将消灭。由于我国目前处于新旧时效规定的过渡期,因此如果医疗纠纷发生在2017年10月1日之前的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规定的1年的诉讼时效,如果纠纷发生在2017年10月1日之后的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规定的3年的诉讼时效。诉讼时效的起止时间都是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时起算。伤害明显的,自受伤害之日起计算伤害当时未曾发现,后经检查并能证明是由医疗侵害引起的,从伤势确认之日起计算。诉讼前进行医疗鉴定的,可以自收到鉴定结论之日起计算时效诉讼前进行过书面协商或行政调解的,可以自书面协商或调解不成日计算时效。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时距医疗行为发生已超过20年的法律不再保护。此外,医疗纠纷的诉讼时效也适用中止,中断的相关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六条下列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一年:(一)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的(二)出售质量不合格的商品未声明的(三)延付或者拒付租金的(四)寄存财物被丢失或者损毁的。

没有解决问题?一分钟提问,更多律师提供解答! 立即咨询
知识科普 律师解析
  • 医疗事故赔偿诉讼时效是多久

    专业解答关于医疗事故赔偿的诉讼时效时长关于医疗事故赔偿纠纷之诉的法定时效为三年。该时效期间从权利人知晓或应当知道自身权益遭受损害及加害人身份之日起开始计算。为了成功地通过法律途径追偿医疗事故损害赔偿,各方需在三年内启动诉讼程序。起诉时,申请人必须提交书面的起诉状,同时提供相应份数的起诉书副本。

    2024.10.18 1754阅读
  • 医疗事故诉讼费怎么算

    专业解答医疗事故纠纷案的赔偿金额计算方式如下:基础收费100-500元;索赔金额≤5万元,免缴;5万<索赔金额≤10万元,按1%缴纳;索赔金额>10万元,超出部分按0.5%缴纳。

    2024.09.19 1237阅读
  • 医疗事故诉讼费怎么算

    专业解答医疗事故纠纷案的赔偿金额计算方式如下:基础收费100-500元;索赔金额≤5万元,免缴;5万<索赔金额≤10万元,按1%缴纳;索赔金额>10万元,超出部分按0.5%缴纳。

    2024.09.19 1992阅读
  • 医疗事故诉讼时效有多长

    专业解答医疗事故诉讼期限为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之日起3年,最长诉讼时效为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20年。诉讼时效是指权利人在法定期限内不行使权利即丧失请求人民法院对自己权益予以保护的权利。

    2024.09.13 1340阅读
  • 民法典中医疗事故诉讼时效如何计算

    专业解答医疗事故起诉时效为三年,自受害人意识到权益受损时起算。特殊情况可申请延长,但最长保护期限为二十年后法院将不予受理。特殊情况下,经书面申请,可能延长诉讼时效。

    2024.09.12 1190阅读
热门专题 优质咨询 热点推荐
诊断报告 全面解读 深度解析

法律问题专业剖析,免费提供
法律问题诊断分析报告~

免费体验
优选专业律师

律师三重认证,为您提供更专
业、更权威的真人律师~

立即查看

1分钟提问,海量律师解答

1

说清楚

完整描述纠纷焦点和具体问题

2

耐心等

律师在休息时间解答,请耐心等待

3

巧咨询

还有疑问?及时追问律师回复

立即咨询

想获取更多医疗纠纷资讯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