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当当事人约定的违约金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时,违约方可请求法院或仲裁机构适当减少。若损失超出工期违约金上限,也可请求调整。
2.违约方需举证证明约定违约金过分高于实际损失,法院或仲裁机构会综合实际损失、合同履行情况、当事人过错程度和预期利益等因素,依据公平和诚实信用原则衡量。通常违约金超过造成损失的百分之三十,可能被认定“过分高于”。
3.解决措施和建议:违约方在面临此类情况时,应积极收集能证明实际损失的证据,及时向法院或仲裁机构提出调整请求。而守约方要合理设定违约金,避免过高导致后续争议。双方在签订合同时,应谨慎约定违约金条款,明确合理范围,以保障自身权益。
法律分析:
(1)当当事人约定的违约金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时,违约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适当减少违约金。若损失超出工期违约金上限,此请求同样适用。
(2)违约方要承担举证责任,证明约定的违约金过分高于实际损失。法院或仲裁机构在处理时,会综合实际损失、合同履行情况、当事人过错程度以及预期利益等因素,依据公平和诚实信用原则进行衡量。
(3)通常违约金超过造成损失的百分之三十,可能会被认定为“过分高于”。经过调整,会按照合理标准确定最终的违约金数额。
提醒:
违约方请求调整违约金需有充分证据,不同案件情况有别,建议咨询以获取更精准分析。
(一)违约方若认为约定的工期违约金过分高于实际损失,要积极收集能证明实际损失的相关证据,如因违约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凭证、额外支出费用的票据等。
(二)向法院或仲裁机构提出调整违约金的请求,在请求中说明约定违约金与实际损失的差距情况。
(三)配合法院或仲裁机构的审理工作,如实陈述合同履行情况、自身过错程度等信息。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八十五条第二款规定,约定的违约金低于造成的损失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予以增加;约定的违约金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予以适当减少。
1.若当事人约定的违约金远高于实际损失,可请求法院或仲裁机构适当减少。若损失超工期违约金上限,违约方也能请求调整。
2.违约方要拿出证据证明约定违约金过高。法院或仲裁机构会结合实际损失、合同履行、过错程度和预期利益等,依公平和诚信原则衡量。
3.通常违约金超损失百分之三十,可能被认定“过分高于”。调整后,按合理标准确定违约金数额。
结论:
当事人约定的违约金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违约方可请求法院或仲裁机构适当减少,需提供证据证明,法院或仲裁机构会综合考量多种因素衡量,若违约金超损失百分之三十可能被认定“过分高于”,调整后按合理标准确定数额。
法律解析:
依据法律,当违约金与实际损失差距过大时,违约方有权利请求调整。不过违约方得拿出证据来证明约定的违约金过分高于实际损失。法院或仲裁机构在处理这类请求时,会以实际损失为根基,同时兼顾合同履行状况、当事人过错程度以及预期利益等多方面因素,按照公平和诚实信用原则进行衡量。通常违约金超过造成损失的百分之三十,就存在被认定“过分高于”的可能性。一旦经过调整,就会以合理的标准来确定最终的违约金数额。如果在合同履行中遇到违约金方面的问题,不确定自身权益如何保障,可向专业法律人士咨询,以获得更精准的法律建议和解决方案。
专业解答合同违约金上限是不超过实际损失的百分之三十。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违约时应当根据违约情况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此外,也可以约定因违约产生的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
严格三重认证
206个细分领域
3000+城市分站
18万注册律师
3亿咨询数据
想获取更多合同事务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