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于创作者,应及时进行著作权登记,保留创作过程的相关证据,以便在遭遇侵权时能快速有效维权。
(二)发现著作权被侵犯,要第一时间收集侵权证据,如侵权作品、销售记录等,为后续维权做准备。
(三)可以先尝试与侵权方协商解决,要求其停止侵权行为并赔偿损失。若协商不成,可向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投诉,或直接向法院提起诉讼。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五条规定,以营利为目的,实施刑法第二百一十七条所列侵犯著作权行为之一,违法所得数额在三万元以上的,属于“违法所得数额较大”;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有其他严重情节”:
(一)非法经营数额在五万元以上的;
(二)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复制发行其文字作品、音乐、电影、电视、录像作品、计算机软件及其他作品,复制品数量合计在一千张(份)以上的;
(三)其他严重情节的情形。以营利为目的,实施刑法第二百一十七条所列侵犯著作权行为之一,违法所得数额在十五万元以上的,属于“违法所得数额巨大”;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
(一)非法经营数额在二十五万元以上的;
(二)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复制发行其文字作品、音乐、电影、电视、录像作品、计算机软件及其他作品,复制品数量合计在五千张(份)以上的;
(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情形。
1.侵犯著作权罪是以营利为目的,侵犯他人著作权,违法所得多或情节严重的行为。
2.处罚依情节而定,违法所得多或情节严重,判三年以下,可并处罚金或单处罚金;违法所得巨大或情节特别严重,判三到十年并处罚金。
3.相关司法解释对数额和情节有认定标准,像非法经营额、复制品数量等。法院在实践中会综合判定。
结论:
侵犯著作权罪以营利为目的,违法所得数额较大或有其他严重情节会被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或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相关情节认定有司法解释标准。
法律解析:
根据法律规定,侵犯著作权罪强调以营利为目的,若侵犯他人著作权且符合违法所得数额较大等条件,就会面临刑事处罚。对于“违法所得数额较大”等情节的认定,司法解释通过非法经营数额、复制品数量等方面明确标准,司法实践中法院会综合考量判定。这意味着在涉及著作权相关活动时,要严格遵守法律规定,避免侵犯他人著作权。若对著作权相关法律问题存在疑惑,可向专业法律人士咨询,以确保自身行为合法合规。
侵犯著作权罪是以营利为目的侵犯他人著作权,违法所得数额较大或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处罚依情节严重程度而定。违法所得数额较大或有其他严重情节,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可并处或单处罚金;违法所得数额巨大或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相关司法解释对“违法所得数额较大”等情形明确了具体认定标准,像非法经营数额、复制品数量等达到一定程度。司法实践里,法院会综合考量各种因素判定。
为避免此类犯罪,创作者要增强著作权保护意识,及时进行著作权登记。企业和个人使用作品时,应确保有合法授权。司法机关需加强执法力度,对侵犯著作权行为严惩不贷,维护著作权市场的正常秩序。
法律分析:
(1)侵犯著作权罪以营利为目的,当违法所得数额较大或有其他严重情节时构成犯罪。这体现了法律对著作权人权益的保护,打击以不正当手段获取利益的侵权行为。
(2)处罚依据情节严重程度分档,违法所得数额较大或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可并处或单处罚金;违法所得数额巨大或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这种量刑规定体现了罪责相适应原则。
(3)对于“违法所得数额较大”等标准,有相关司法解释依据非法经营数额、复制品数量等判定,司法实践中法院还会综合多因素判断,确保法律适用的准确性和公正性。
提醒:
从事创作、传播等可能涉及著作权活动的主体,要严格遵守法律,避免侵犯他人著作权。不同案情对应法律责任不同,建议遇到相关问题及时咨询。
严格三重认证
206个细分领域
3000+城市分站
18万注册律师
3亿咨询数据
想获取更多知识产权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