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订立遗嘱前,先明确夫妻共同财产范围,区分哪些是自己的份额,哪些是配偶的份额,避免错误处分他人财产。
(二)在遗嘱中清晰准确地写明自己处分的财产范围,仅对属于自己的那部分财产进行处分。
(三)若不确定财产份额或对遗嘱订立有疑问,可咨询专业律师获取帮助。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三十三条规定,自然人可以依照本法规定立遗嘱处分个人财产,并可以指定遗嘱执行人。自然人可以立遗嘱将个人财产指定由法定继承人中的一人或者数人继承。自然人可以立遗嘱将个人财产赠与国家、集体或者法定继承人以外的组织、个人。这表明遗嘱人只能处分个人财产,进一步说明对他人财产的处分是不具有法律效力的。
法律分析:
(1)遗嘱具有严格的处分范围限制,只能对遗嘱人个人合法财产进行处分。在夫妻共同财产方面,由于婚姻关系存续期间财产通常为共同共有,双方各占一半份额,所以一方订立遗嘱时仅能处置自己那部分。
(2)若遗嘱人超出权限,将全部夫妻共同财产指定他人继承,遗嘱并非全部无效,而是部分有效。即处分自己份额的内容依旧具备法律效力,而涉及处分对方份额的部分则归于无效。
(3)对于遗嘱中无效部分所涉及的财产,会按照法定继承的规则进行处理,由法定继承人依法继承。像夫妻共有的房产,一方立遗嘱将其全留给子女,其处分自身一半房产份额有效,另一半按法定继承分配。
提醒:
订立遗嘱时要准确界定个人合法财产范围,避免处分他人财产导致遗嘱部分无效。情况复杂时建议咨询进一步分析。
结论:
遗嘱只能处分遗嘱人个人合法财产,处分夫妻共同财产时,仅能处分自己的份额,超出部分无效,无效部分按法定继承处理。
法律解析:
依据法律规定,夫妻共同财产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通常为共同共有,双方各占一半份额。所以遗嘱人订立遗嘱时,只能对自己享有的那部分财产进行处分。若将全部夫妻共同财产指定由他人继承,遗嘱仅处分自己份额的内容有效,涉及对方份额的处分则无效。像夫妻共有的一套房产,一方立遗嘱将其全部留给子女,该遗嘱仅处分自己一半房产份额的内容有效,另一半份额需按法定继承分配。若遇到遗嘱处分财产相关的法律问题,建议向专业法律人士咨询,以获取准确的法律建议和解决方案。
1.遗嘱处分财产需在自身合法权益范围内,若超出则部分无效。若一方订立遗嘱时将夫妻共同财产全部处分,仅涉及自己份额的内容有效,处分对方份额的部分无效。
2.当遗嘱部分无效时,无效部分按法定继承处理。如一方立遗嘱将夫妻共有的一套房产全留给子女,该遗嘱处分自己一半房产份额的内容有效,另一半按法定继承分配。
3.建议订立遗嘱时,务必明确仅处分自己合法拥有的财产份额,避免出现遗嘱部分无效的情况。订立人应准确了解夫妻共同财产范围和各自份额,确保遗嘱内容合法有效,保障遗嘱目的顺利实现。
专业解答夫妻共有财产的遗嘱订立程序在婚姻期间所积累的共同财富,夫妻双方均有权经由平等协商,以订立遗嘱的方式来做出相应的处理决定。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的明确规定,合法继承人对其拥有所有权的财产享有绝对的处置权,可以借助个人自书遗嘱、他人代书遗嘱或是经过公证机关确认的遗嘱方式,予以确立法律效力。
专业解答在一些情况下,夫妻共同遗嘱是具有法律效力的。如果夫妻双方的真实意图得以完整展现,签订过程体现了他们的自主意愿,并且内容和形式都符合相关法律法规,那么这样的共同遗嘱通常会被视为合法有效。不过,在实际操作中,共同遗嘱可能会遇到各种复杂情况,所以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准确判断。
专业解答若一方去世留下遗嘱,首先按遗嘱分配其共同财产中的应得份额。在分配共同财产时,先将其平均分成若干等份,去世方的份额则转化为遗产。如果遗嘱中明确了遗产的分配方式,就必须严格按照遗嘱执行。但是,对于遗嘱中没有涉及的遗产,在世的配偶、子女以及去世方的父母等法定继承人则无权继承。
专业解答二婚家庭立遗嘱时要注意,得把个人权益划分清楚,确保自己的意愿能真实表达。遗嘱的内容和格式都得合法。推荐用公证书、自书或代书遗嘱这些法定形式,能增强法律效力。遗嘱里要把个人财产界定清楚,还得详细规划分配方案,这样才能保障各方的权益。
专业解答夫妻共有财产的处分需要注意一些问题。如果是不动产,一方在订立遗嘱时,只能对自己所持权益作出安排。在遗赠时,也只能处理自身那部分资产。同时,遗赠需要表述清晰,体现真实意愿。另外,遗嘱的形式也很重要,包括公证、自书、代书等,每种形式都有其规定和流程,需要注意遵守。
严格三重认证
206个细分领域
3000+城市分站
18万注册律师
3亿咨询数据
想获取更多婚姻家庭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