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我
(一)明确主体资格,原告得是因犯罪行为遭受物质损失的被害人等,被告通常是刑事被告人和其他依法该担责赔偿的人。
(二)清楚赔偿范围,仅能就犯罪行为造成的物质损失索赔,精神损失不能在附带民事诉讼里主张。
(三)把握时间节点,要在刑事案件立案后第一审判决宣告前提起;在侦查、审查起诉阶段若经调解达成赔偿协议且已全部履行,无证据证明调解违法违规,再起诉法院一般不受理。
(四)全面收集证据,用证据证明犯罪行为造成的物质损失情况。
(五)遵循法定程序,按照法院要求参与诉讼,按时参加庭审等活动。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一条规定,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失的,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被害人死亡或者丧失行为能力的,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如果是国家财产、集体财产遭受损失的,人民检察院在提起公诉的时候,可以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2025-07-19 11:24:03 回复
咨询我
1.主体明确:原告得是因犯罪受物质损失的被害人等,被告通常是刑事被告人及其他担责人。
2.范围受限:仅赔偿犯罪造成的物质损失,精神损失不赔。
3.时间恰当:在刑事案件立案到一审判决宣告前可提起。侦查、审查起诉阶段调解并履行的,一般不能再诉,除非调解不合法。
4.证据充分:全面收集证据证明物质损失。
5.遵循程序:按法院要求和法定程序诉讼,准时参加庭审。
2025-07-19 11:20:21 回复
咨询我
结论: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要注意主体、范围、时间、证据收集和诉讼程序等方面。
法律解析:
从主体看,原告需是因犯罪行为遭受物质损失的被害人等,被告通常是刑事被告人及其他依法担责的人,这明确了参与诉讼的资格。范围上,仅涵盖犯罪行为造成的物质损失,精神损失不包含在内。时间要求是在刑事案件立案后第一审判决宣告前提起,若在侦查、审查起诉阶段已通过公安、检察院调解达成并履行赔偿协议,一般不能再提附带民事诉讼,除非有证据证明调解违反自愿、合法原则。证据收集要全面,以此证明物质损失情况。同时,要严格按法院要求和法定程序进行诉讼,按时参与庭审等活动。如果在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方面有疑问,建议向专业法律人士咨询,以确保自身权益在诉讼中得到保障。
2025-07-19 11:01:52 回复
咨询我
进行刑事附带民事诉讼,需从主体、范围、时间、证据和程序五方面注意。主体上,原告是因犯罪行为遭受物质损失的被害人等,被告是刑事被告人及其他应担责之人。范围仅限于犯罪行为造成的物质损失,不包括精神损失。时间上应在刑事案件立案后第一审判决宣告前提起,侦查、审查起诉阶段调解并履行赔偿协议后一般不能再诉,除非调解违反自愿、合法原则。
解决措施和建议如下:
1.明确主体资格,确认自己是否符合原告条件,找准被告。
2.清晰界定诉求范围,只围绕物质损失提出赔偿。
3.把握好起诉时间,避免错过时机。
4.全面收集证据,证明物质损失情况。
5.严格按法院要求和法定程序参与诉讼,按时参加庭审。
2025-07-19 09:15:54 回复
咨询我
法律分析:
(1)主体方面,原告需为因犯罪行为遭受物质损失的被害人等,被告通常为刑事被告人及其他依法担责的人,这明确了诉讼参与主体资格。
(2)范围上,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仅限于物质损失,精神损失不包含在内,限定了诉求范围。
(3)时间上,应在刑事案件立案后第一审判决宣告前提起。在侦查、审查起诉阶段达成并履行赔偿协议,若无证据证明调解违法,法院一般不再受理附带民事诉讼。
(4)证据收集要全面,以证明物质损失情况,这是支撑诉求的关键。
(5)需按法院要求和法定程序进行诉讼,按时参加庭审等活动,确保诉讼顺利进行。
提醒: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情况复杂,不同案情对应解决方案不同,建议咨询专业人士进一步分析。
2025-07-19 09:02:4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