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咨询 > 甘肃法律咨询 > 金昌法律咨询 > 金昌医疗事故责任法律咨询 > 医疗事故罪的如何判刑

医疗事故罪的如何判刑

杨* 甘肃-金昌 医疗事故责任咨询 2025.07.19 05:16:37 419人阅读

医疗事故罪的如何判刑

其他人都在看:
金昌律师 医疗纠纷律师 金昌医疗纠纷律师 更多律师>
咨询我

(一)医务人员要严格遵守诊疗护理工作中的规章制度和诊疗护理常规,避免因违规导致严重后果。
(二)在发生可能引发医疗事故的情况时,应积极采取措施挽救就诊人,降低损害后果。
(三)若出现医疗纠纷,要积极与就诊人及其家属沟通,主动赔偿损失争取获得谅解。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三十五条规定,医务人员由于严重不负责任,造成就诊人死亡或者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2025-07-19 08:21:03 回复
咨询我

1.医务人员严重不负责任,致就诊人死亡或严重损害其健康,构成医疗事故罪。
2.犯此罪,依刑法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严重不负责任”即诊疗中违规和常规,“严重损害健康”参照分级标准认定。
3.司法量刑会综合过错、后果、态度等情节。积极挽救赔偿获谅解可从轻,情节恶劣后果严重则从重。

2025-07-19 08:20:49 回复
咨询我

结论:
医务人员严重不负责任,造成就诊人死亡或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构成医疗事故罪,会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法律解析: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当医务人员在诊疗护理工作里违反规章制度和诊疗护理常规,也就是“严重不负责任”,导致就诊人出现死亡或者“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参照医疗事故分级标准认定)的情况,就构成医疗事故罪。司法实践中,法院量刑会综合多方面情节,若医务人员事后积极采取措施挽救、赔偿损失并获得谅解,可能从轻处罚;若情节恶劣、后果严重,则会在法定幅度内从重处罚。医疗事故罪的认定和量刑有明确规定和考量因素,这提醒医务人员要严格遵守相关规定,保障就诊人权益。如果遇到医疗事故罪相关的法律问题,建议向专业法律人士咨询,以获得准确的法律建议和帮助。

2025-07-19 07:11:31 回复
咨询我

医务人员严重不负责任致就诊人死亡或严重损害其身体健康构成医疗事故罪,将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严重不负责任”是指违反诊疗护理规章制度和常规,“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参照医疗事故分级标准认定。
1.量刑时,法院会综合多方面情节。积极采取挽救措施、赔偿损失并获谅解,可能从轻处罚。比如在事故发生后第一时间全力救治并与患者家属积极协商赔偿事宜,取得家属谅解,在量刑上会有一定考量。
2.若情节恶劣、后果严重,将在法定幅度内从重处罚。例如对患者的生命健康极度漠视,拖延治疗导致严重后果等情况。
建议医务人员严格遵守规章制度和诊疗护理常规,提高责任心和业务水平。发生医疗问题后,及时积极采取补救措施,主动与患者及家属沟通赔偿,争取从轻处理。

2025-07-19 05:59:37 回复
咨询我

法律分析:
(1)医务人员若严重不负责任,导致就诊人死亡或严重损害其身体健康,会构成医疗事故罪。这里的“严重不负责任”是指在诊疗护理工作中违反规章制度和诊疗护理常规。
(2)按照刑法规定,犯医疗事故罪的,会被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需参照医疗事故分级标准来认定。
(3)在司法实践里,法院量刑时会综合考量多种情节,如医疗行为过错程度、损害后果严重程度、医务人员事后态度等。若医务人员积极采取措施挽救患者、赔偿损失并获得谅解,可能会从轻处罚;若情节恶劣、后果严重,则可能在法定幅度内从重处罚。

提醒:
医务人员应严格遵守诊疗规章制度和常规,避免因疏忽导致严重后果。一旦发生医疗纠纷,建议及时咨询专业法律人士分析应对。

2025-07-19 05:18:45 回复

根据你的问题解答如下,医疗事故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是否构成医疗事故不是既不是医患双方决也不是决定,而是经当地医学会鉴定确认。根据医疗事故的构成要件,可以看出,在诊疗护理工作中并非所有发生的不良后果都属于医疗事故。这是因为人类的单个生命有其生老病死的不可逆转的规律性,加上目前医学对疾病的认知的局限性,或者患者自身的原因,在医疗过程中,有些不良后果是难以避免的。比如,由于病情异常或患者体质特殊而发生难以预料和防范的不配合诊治为主要原因而造成不良后果的等等。《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33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属于医疗事故:1、在紧急情况下为抢救垂危患者的生命而采取紧急医学措施造成不良后果的;2、在医疗活动中由于患者病情异常或者患者体质特殊而发生医疗意外的;3、在现在医学科学技术的条件下,发生无法预料或者不能防范的不良后果的;4、无过错输血感染造成不良后果的;5、因患方原因延误诊疗导致不良后果的;6、因不可抗力造成不良后果的。上述规定实际上是医院的免责条款。即在上述情况下导致的不良后果不属于医疗事故,患者不得以医疗事故为由向医院寻求赔偿。具体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急救状况在患者生命危急的情况下,“两害相权取其轻”。如,医生对创伤严重的患者,为抢救其生命采取截肢手术或其他紧急措施,由此产生不良后果,不应追究医疗机构及医生的责任。(二)医疗意外医疗意外是指在诊疗护理过程中,由于病情或患者体质特殊而发生难以预料和防范的不良后果,也即在诊疗护理工作中,虽然发生了患者死亡、伤残、功能障碍的严重后果,但这些不良后果的发生,不是由于医务人员的失职行为或者技术过失直接造成,而是因为医务人员难以预料,或是根据实际情况难以避免的。在医疗实践中,必须严格区分医疗意外与医疗事故,二者最主要的区别就在于医务人员在诊疗护理工作中是否存在过失。另外医疗意外与医疗事故中的疏忽大意的过失很相似,二者都是对危害结果的发生没有预见,但是二者又有区别,医务人员对危害结果的发生应当预见而没有预见的,是疏忽大意的过失;如果根据实际情况,对危害结果的发生难以预见的,则属于医疗意外。(三)无过错输血医护人员在给患者提供血源时,按照供血的有关规定进行查验,输血操作无误,而患者出现了不良后果,医护人员不承担医疗事故责任。这一规定免除了使用血液的医院的医疗事故责任,但是没有涉及提供血液的血站的责任。如果由于采血的血站,提供了不合格的血液,患者可以要求追究负责采血、供血机构的责任。(四)不可抗力不可抗力,是一个法律名词,这里是指疾病不可逆转的自然加重。医护人员对于危重和疑难病症的患者,出于救死扶伤和人道主义精神,利用各种现代化医疗手段,采取各种治疗手段去救治患者,力争把百分之一的希望变成现实,但是由于医学对疾病认识的限制,对于有些疾病医生也无能为力,不可避免地出现不良后果,甚至死亡。凡此类情况属不可抗力。

您好,关于医疗事故医疗事故。这个问题,我的解答如下,“医疗事故”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医疗事故处理程序《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十三条规定:“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发生或者发现医疗事故,可能引起医疗事故的医疗过失行为或者发生医疗事故争议的,应当立即向所在科室负责人报告,科室负责人应当及时向本医疗机构负责医疗服务质量监控的部门或者专(兼)职人员报告;负责医疗服务质量监控的部门或者专(兼)职人员接到报告后,应当立即进行调查、核实,将有关情况如实向本医疗机构的负责人报告,并向患者通报、解释。”第十四条规定:“发生医疗事故的,医疗机构应当按照规定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发生下列重大医疗过失行为的,医疗机构应当在12小时内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2、及时采取措施防止损害扩大《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一十五条规定:“发生或者发现医疗过失行为,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应当立即采取有效措施,避免或者减轻对患者身体健康的损害,防止损害扩大。”3、保管各种资料,封存现场实物《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九条规定:“严禁涂改、伪造、隐匿、销毁或者抢夺病例资料。”第16条规定:“发生医疗事故争议时,死亡病例讨论记录、疑难病例讨论记录、上级医师查房记录、会诊意见、病程记录应当在医患双方在场的情况下封存和启封。封存的病历资料可以是复印件,由医疗机构保管。”第十七条规定:“疑似输液、输血、注射、药物等引起不良后果的,医患双方应当共同对现场实物进行封存和启封,封存的现场实物由医疗机构保管;需要检验的,应当由双方共同指定的、依法具有检验资格的检验机构进行检验;双方无法共同指定时,由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疑似输血引起不良后果,需要对血液进行封存保留的,医疗机构应当通知提供该血液的采供血机构派员到场。”医疗单位对发生的医疗事故或事件,应立即进行调查、处理,并报告上级卫生行政部门。个体开业的医务人员发生的医疗事故或事件,由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组织调查、处理。病员及其家属也可以向医疗单位提出查处要求。对医疗事故或事件进行调查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为处理医疗事故或事件寻找根据,分析造成事故或事件的原因和过程,这是整个处理医疗事故或事件的关键环节。5、做出结论医疗事故处理部门应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最后做出对事故的处理意见。对不构成医疗事故的案件,应以书面形式详细地向患者及其家属说明情况和理由。对构成医疗事故的案件,则要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及其他法律法规的规定,责令医疗责任人员承担民事责任或行政责任,对构成医疗事故罪的,要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您好,关于如何理解医疗意外医疗过失医疗事故这个问题,我的解答如下,医疗事故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是否构成医疗事故不是既不是医患双方决也不是决定,而是经当地医学会鉴定确认。根据医疗事故的构成要件,可以看出,在诊疗护理工作中并非所有发生的不良后果都属于医疗事故。这是因为人类的单个生命有其生老病死的不可逆转的规律性,加上目前医学对疾病的认知的局限性,或者患者自身的原因,在医疗过程中,有些不良后果是难以避免的。比如,由于病情异常或患者体质特殊而发生难以预料和防范的不配合诊治为主要原因而造成不良后果的等等。《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33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属于医疗事故:1、在紧急情况下为抢救垂危患者的生命而采取紧急医学措施造成不良后果的;2、在医疗活动中由于患者病情异常或者患者体质特殊而发生医疗意外的;3、在现在医学科学技术的条件下,发生无法预料或者不能防范的不良后果的;4、无过错输血感染造成不良后果的;5、因患方原因延误诊疗导致不良后果的;6、因不可抗力造成不良后果的。上述规定实际上是医院的免责条款。即在上述情况下导致的不良后果不属于医疗事故,患者不得以医疗事故为由向医院寻求赔偿。具体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急救状况在患者生命危急的情况下,“两害相权取其轻”。如,医生对创伤严重的患者,为抢救其生命采取截肢手术或其他紧急措施,由此产生不良后果,不应追究医疗机构及医生的责任。(二)医疗意外医疗意外是指在诊疗护理过程中,由于病情或患者体质特殊而发生难以预料和防范的不良后果,也即在诊疗护理工作中,虽然发生了患者死亡、伤残、功能障碍的严重后果,但这些不良后果的发生,不是由于医务人员的失职行为或者技术过失直接造成,而是因为医务人员难以预料,或是根据实际情况难以避免的。在医疗实践中,必须严格区分医疗意外与医疗事故,二者最主要的区别就在于医务人员在诊疗护理工作中是否存在过失。另外医疗意外与医疗事故中的疏忽大意的过失很相似,二者都是对危害结果的发生没有预见,但是二者又有区别,医务人员对危害结果的发生应当预见而没有预见的,是疏忽大意的过失;如果根据实际情况,对危害结果的发生难以预见的,则属于医疗意外。(三)无过错输血医护人员在给患者提供血源时,按照供血的有关规定进行查验,输血操作无误,而患者出现了不良后果,医护人员不承担医疗事故责任。这一规定免除了使用血液的医院的医疗事故责任,但是没有涉及提供血液的血站的责任。如果由于采血的血站,提供了不合格的血液,患者可以要求追究负责采血、供血机构的责任。(四)不可抗力不可抗力,是一个法律名词,这里是指疾病不可逆转的自然加重。医护人员对于危重和疑难病症的患者,出于救死扶伤和人道主义精神,利用各种现代化医疗手段,采取各种治疗手段去救治患者,力争把百分之一的希望变成现实,但是由于医学对疾病认识的限制,对于有些疾病医生也无能为力,不可避免地出现不良后果,甚至死亡。凡此类情况属不可抗力。

没有解决问题?一分钟提问,更多律师提供解答! 立即咨询
知识科普 律师解析
  • 医疗事故罪怎么判的缓刑

    专业解答医疗事故罪的缓刑判决,需要综合考虑犯罪的严重程度、罪犯的悔意以及对社会的潜在威胁等因素。一般来说,情节较轻、罪犯真诚悔过且对社区没有重大负面影响的,缓刑的可能性会增大。但最终是否判处缓刑,还是由法院根据具体案件情况来决定,不是必然的结果。

    2024.10.25 1238阅读
  • 医院医疗事故主治医生责任认定有何规定

    专业解答在医疗事故中,主治医师的责任大小取决于其过失程度。如果医师在诊疗过程中违反了医疗卫生法规、规章和诊疗规范,导致患者受到损害,那么他就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评估医师责任时,主要看他的诊疗行为是否存在疏忽或失误,以及是否尽到了合理的注意义务。

    2024.10.25 1898阅读
  • 四级医疗事故如何认定法律责任

    专业解答四级医疗事故的法律责任认定与裁决规则关于四级医疗事故的责任认定原则,以下为详细划分诠释:若四级医疗事故完全是由医疗机构方面所引发,那么该医疗机构应承担全部责任;反之,若四级医疗事故主要是由医疗机构因素导致,那么医疗机构理应承担主要责任。

    2024.10.18 1826阅读
  • 交通事故医疗赔偿如何计算

    专业解答如何精确计算交通事故医疗赔偿关于道路交通事故赔偿金额的具体计算方式,我们可以总结为以下公式:医疗费赔偿数额等于诊疗费用、药物费用、住院期间产生的费用以及其他相关支出的总和;护理费则根据当地医护人员相同级别护理所需支付的工资标准乘以实际护理天数来确定;至于住宿费,其计算方法是按照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出差时所能享受到的住宿标准,再乘以住宿的实际天数。

    2024.10.17 1755阅读
  • 医疗事故死亡的判定标准是怎样的

    专业解答关于医疗事故致死的判定基准是如何确立的在涉及到医患纠纷或医疗事故这类事件中,承担责任的主体必须为经过严谨的考核程序并得到卫生行政部门批准以及认可,并且获得了相关资质和资格的各级各类卫生技术从业人员。然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由于诊疗护理工作多数情况下是以团队协作的形式开展的,有时候也不难发现在这些流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的人员并不一定能够被明确归类于卫生技术人员之列。

    2024.10.16 1873阅读
优质咨询 热点推荐
诊断报告 全面解读 深度解析

法律问题专业剖析,免费提供
法律问题诊断分析报告~

免费体验
优选专业律师

律师三重认证,为您提供更专
业、更权威的真人律师~

立即查看

1分钟提问,海量律师解答

1

说清楚

完整描述纠纷焦点和具体问题

2

耐心等

律师在休息时间解答,请耐心等待

3

巧咨询

还有疑问?及时追问律师回复

立即咨询

想获取更多医疗纠纷资讯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