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咨询 > 浙江法律咨询 > 绍兴法律咨询 > 绍兴交通保险索赔法律咨询 > 交通事故没有强险追尾谁的责任

交通事故没有强险追尾谁的责任

严** 浙江-绍兴 交通保险索赔咨询 2025.07.10 13:23:49 320人阅读

交通事故没有强险追尾谁的责任

其他人都在看:
绍兴律师 交通事故律师 绍兴交通事故律师 更多律师>
咨询我

法律分析:
(1)交通事故责任认定核心在于双方在事故中的过错程度,和有无交强险并无直接联系。比如追尾事故,一般后车由于有保持安全车距等义务,需承担主要或全部责任。
(2)若前车存在突然急刹车、掉头、倒车等违规行为引发追尾,前车也需担责。这体现了责任认定需综合考量双方过错。
(3)未投保交强险虽不影响责任认定,但在赔偿方面,车主需在交强险责任限额范围内自行承担,超出部分按责任比例分担,这会使车主经济负担加重。

提醒:
交通事故责任判定复杂,不同案情责任划分不同。未投保交强险会增加自身赔偿风险,建议咨询专业分析。

2025-07-10 17:00:02 回复
咨询我

(一)交通事故发生后,不管有无交强险,应先依据双方在事故中的过错程度来认定责任。比如追尾事故,一般后车负主要或全部责任,因为后车要保持安全车距、留意前车动态并及时制动。
(二)若前车有突然急刹车、掉头、倒车等违规行为致追尾,前车也得担责。
(三)未投保交强险时,车主先在交强险责任限额内自行赔偿,超出部分按双方责任比例分担,会使车主经济负担加重。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一十三条规定,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损害,属于该机动车一方责任的,先由承保机动车强制保险的保险人在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不足部分,由承保机动车商业保险的保险人按照保险合同的约定予以赔偿;仍然不足或者没有投保机动车商业保险的,由侵权人赔偿。

2025-07-10 16:29:09 回复
咨询我

1.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主要看双方过错,和有无交强险没关系。像追尾事故,一般后车因有保持车距、注意前车和及时制动义务,要担主责或全责。
2.要是前车有急刹车、掉头、倒车等违规行为致追尾,前车也要担责。
3.没买交强险,车主在责任限额内自己赔偿,超出部分按责任比例分担。没买不影响定责,但影响赔偿,车主可能负担更重。

2025-07-10 15:39:13 回复
咨询我

结论: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主要依据双方过错程度,追尾一般后车担责,前车违规致追尾也需担责,未投交强险不影响责任认定但影响赔偿,车主可能负担更重。
法律解析: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的核心是当事人在事故中的过错程度,而非有无交强险。在追尾事故里,后车负有保持安全车距、留意前车动态并及时制动的义务,所以通常后车要承担主要或全部责任。然而,若前车存在突然急刹车、掉头、倒车等违规行为,导致追尾发生,前车同样要承担相应责任。
未投保交强险的情况下,车主需在交强险责任限额范围内自行承担赔偿责任,超出部分再按照双方责任比例分担。这意味着未投交强险虽不影响事故责任认定,却会改变赔偿方式,使车主可能承受更重的经济负担。
如果遇到类似交通事故责任认定或赔偿方面的问题,建议及时向专业法律人士咨询,以保障自身合法权益。

2025-07-10 14:01:09 回复
咨询我

1.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主要看双方在事故中的过错程度,与有无交强险无直接关联。如追尾事故一般后车负主要或全部责任,因其有保持安全车距、关注前车动态和及时制动的义务。
2.若前车存在突然急刹车、掉头、倒车等违规行为导致追尾,前车要承担相应责任。
3.未投保交强险虽不影响责任认定,但会影响赔偿方式。未投交强险的车主需在交强险责任限额范围内自行承担赔偿责任,超出部分按双方责任比例分担,这会使车主面临更重经济负担。

建议车主及时投保交强险,在驾驶过程中保持安全驾驶习惯,后车注意保持安全车距,前车避免违规驾驶行为,以减少事故发生和降低自身经济风险。

2025-07-10 13:59:24 回复

根据你的问题解答如下,交通事故当事人的责任,是根据当事人的行为对发生道路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确定的。但是题目中后面的电瓶车搭载两个人是违法的,自行车、电动自行车只准搭载一名十二周岁以下的人员。搭载学龄前儿童的,应当使用安全座椅。参照《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四十六条,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当事人的行为对发生道路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确定当事人的责任。(一)因一方当事人的过错导致道路交通事故的,承担全部责任;(二)因两方或者两方以上当事人的过错发生道路交通事故的,根据其行为对事故发生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分别承担主要责任、同等责任和次要责任;(三)各方均无导致道路交通事故的过错,属于交通意外事故的,各方均无责任。一方当事人故意造成道路交通事故的,他方无责任。省级公安机关可以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制定具体的道路交通事故责任确定细则或者标准。参照《江苏省道路交通安全条例》第四十五条,自行车、电动自行车只准搭载一名十二周岁以下的人员。搭载学龄前儿童的,应当使用安全座椅。十二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驾驶自行车或者十六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驾驶电动自行车,不得搭载人员。扩展资料参照《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四十七条,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自现场调查之日起十日内制作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交通肇事逃逸案件在查获交通肇事车辆和驾驶人后十日内制作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对需要进行检验、鉴定的,应当在检验、鉴定结论确定之日起五日内制作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发生死亡事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在制作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前,召集各方当事人到场,公开调查取得证据。证人要求保密或者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以及个人隐私的证据不得公开。当事人不到场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予以记录。参照《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四十八条,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应当载明以下内容:(一)道路交通事故当事人、车辆、道路和交通环境等基本情况;(二)道路交通事故发生经过;(三)道路交通事故证据及事故形成原因的分析;(四)当事人导致道路交通事故的过错及责任或者意外原因(五)作出道路交通事故认定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名称和日期。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应当由办案民警签名或者盖章,加盖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道路交通事故处理专用章,分别送达当事人,并告知当事人向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申请复核、调解和直接向人民提起民事诉讼的权利、期限。参照《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五十一条,当事人对道路交通事故认定有异议的,可以自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送达之日起三日内,向上一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提出书面复核申请。复核申请应当载明复核请求及其理由和主要证据。

没有解决问题?一分钟提问,更多律师提供解答! 立即咨询
热门专题 优质咨询 热点推荐
诊断报告 全面解读 深度解析

法律问题专业剖析,免费提供
法律问题诊断分析报告~

免费体验
优选专业律师

律师三重认证,为您提供更专
业、更权威的真人律师~

立即查看

1分钟提问,海量律师解答

1

说清楚

完整描述纠纷焦点和具体问题

2

耐心等

律师在休息时间解答,请耐心等待

3

巧咨询

还有疑问?及时追问律师回复

立即咨询

想获取更多交通事故资讯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