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咨询 > 河南法律咨询 > 商丘法律咨询 > 商丘名誉毁谤法律咨询 > 恶意诽谤罪判几年

恶意诽谤罪判几年

马** 河南-商丘 名誉毁谤咨询 2025.07.01 09:09:21 439人阅读

恶意诽谤罪判几年

其他人都在看:
商丘律师 损害赔偿律师 商丘损害赔偿律师 更多律师>
咨询我

我国刑法的确只规定了诽谤罪,不存在“恶意诽谤罪”这一准确罪名。诽谤罪有着明确界定,是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事实,达到贬损他人人格、破坏名誉且情节严重的行为。

为更好处理诽谤罪相关问题,有如下建议:
1.公民应增强法律意识,清楚了解诽谤罪界限,避免因无知而触犯法律。在言论表达上保持谨慎,不随意传播无根据谣言。
2.被害人在权益受侵害时,要准确判断是否构成诽谤罪。若属于一般民事名誉侵权,可通过民事途径解决;若是达到诽谤罪程度,及时收集证据,向法院提起自诉维护权益。
3.司法机关在认定诽谤罪时,严格把握“情节严重”标准。对于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情况,主动介入处理,确保法律公平实施。

2025-07-01 12:36:00 回复
咨询我

法律分析:
(1)我国刑法确实只有诽谤罪,不存在“恶意诽谤罪”。其核心在于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事实,目的是贬损他人人格与名誉,且达到情节严重程度。
比如,通过编造虚假故事在网络平台广泛传播,损害他人形象。

(2)诽谤罪量刑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这体现了对该犯罪行为的惩处力度。

(3)诽谤罪一般是告诉才处理,但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
像一些谣言引发社会不稳定等就属于此类。

(4)区分诽谤罪与一般民事名誉侵权,关键看是否情节严重。
例如多次恶意造谣,造成他人严重精神伤害等属于情节严重。

提醒:
遇到可能涉及诽谤的情况,要分清是民事侵权还是刑事犯罪。若认为自身权益受损,建议咨询进一步分析是否构成诽谤罪。

2025-07-01 11:18:52 回复
咨询我

(一)如果认为他人行为可能构成诽谤罪,首先要收集相关证据,比如对方捏造并散布虚假事实的聊天记录、文章、视频等。
(二)判断是否达到情节严重程度。若只是偶尔的轻微诋毁,可能仅构成民事名誉侵权;若出现多次诽谤或造成严重后果等情节严重情况,才可能构成诽谤罪。
(三)若确定构成诽谤罪且属于告诉才处理的情况,被害人要准备好材料向法院提起自诉。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规定,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

2025-07-01 11:18:29 回复
咨询我

我国刑法里只有诽谤罪,没有“恶意诽谤罪”。诽谤罪就是故意编造并传播不实之事,严重损害他人人格与名誉。

犯诽谤罪,会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剥夺政治权利。它一般是告诉才处理,由被害人自诉,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像引发群体性事情等。

认定诽谤罪要和一般民事名誉侵权区分,关键看情节是否严重,比如多次诽谤或造成他人精神失常、自杀等。

2025-07-01 11:17:45 回复
咨询我

结论:
我国刑法无“恶意诽谤罪”,有诽谤罪,对其有明确界定、量刑及处理方式规定,且要与一般民事名誉侵权区分。
法律解析:
我国刑法中明确规定的是诽谤罪,并不存在“恶意诽谤罪”这一准确罪名。诽谤罪的构成是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事实,达到贬损他人人格、破坏名誉且情节严重的程度。对于犯诽谤罪的,会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此罪一般是告诉才处理,由被害人自诉法院才受理,不过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情况例外,像引发群体性事情等。区分诽谤罪与一般民事名誉侵权,关键看是否情节严重,例如多次诽谤或造成他人精神失常、自杀等严重后果。如果在生活中遇到类似可能涉及诽谤的情况,不确定是否构成犯罪或者不知如何处理,可以向专业法律人士咨询,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2025-07-01 09:50:00 回复

《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中对具体的诽谤行为作了规定,摘录如下:第一条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捏造事实诽谤他人”:(一)捏造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在信息网络上散布,或者组织、指使人员在信息网络上散布的;(二)将信息网络上涉及他人的原始信息内容篡改为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在信息网络上散布,或者组织、指使人员在信息网络上散布的;明知是捏造的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在信息网络上散布,情节恶劣的,以“捏造事实诽谤他人”论。第二条利用信息网络诽谤他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节严重”:(一)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五千次以上,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五百次以上的;(二)造成被害人或者其近亲属精神失常、自残、自杀等严重后果的;(三)二年内曾因诽谤受过行政处罚,又诽谤他人的;(四)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第三条利用信息网络诽谤他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第二款规定的“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一)引发群体性事件的;(二)引发公共秩序混乱的;(三)引发民族、宗教冲突的;(四)诽谤多人,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五)损害国家形象,严重危害国家利益的;(六)造成恶劣国际影响的;(七)其他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情形。第四条一年内多次实施利用信息网络诽谤他人行为未经处理,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转发次数累计计算构成犯罪的,应当依法定罪处罚。第五条利用信息网络辱骂、恐吓他人,情节恶劣,破坏社会秩序的,依照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第一款第(二)项的规定,以寻衅滋事罪定罪处罚。编造虚假信息,或者明知是编造的虚假信息,在信息网络上散布,或者组织、指使人员在信息网络上散布,起哄闹事,造成公共秩序严重混乱的,依照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第一款第(四)项的规定,以寻衅滋事罪定罪处罚。第六条以在信息网络上发布、删除等方式处理网络信息为由,威胁、要挟他人,索取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实施上述行为的,依照刑法第二百七十四条的规定,以敲诈勒索罪定罪处罚。第七条违反国家规定,以营利为目的,通过信息网络有偿提供删除信息服务,或者明知是虚假信息,通过信息网络有偿提供发布信息等服务,扰乱市场秩序,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非法经营行为“情节严重”,依照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第(四)项的规定,以非法经营罪定罪处罚:(一)个人非法经营数额在五万元以上,或者违法所得数额在二万元以上的;(二)单位非法经营数额在十五万元以上,或者违法所得数额在五万元以上的。实施前款规定的行为,数额达到前款规定的数额五倍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规定的“情节特别严重”。第八条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寻衅滋事、敲诈勒索、非法经营等犯罪,为其提供资金、场所、技术支持等帮助的,以共同犯罪论处。

没有解决问题?一分钟提问,更多律师提供解答! 立即咨询
知识科普 律师解析
  • 未成年人恶意诽谤罪处罚是什么

    专业解答未成年人实施恶意诽谤行为的法律责任倘若涉及到恶意诽谤行为,其应承担的刑责通常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剥夺政治权利。而对于十六岁以上的未成年被告人,根据法律规定,司法机关会考虑给予他们从轻甚至减轻相应量刑的待遇。然而,若涉案者年龄未满十六周岁,则无需承受刑事责任。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可以逃避惩罚,相反,他们的父母或监护人必须承担起管教责任,必要时,政府亦有权对其实施收容教养措施。

    2024.10.18 1166阅读
  • 恶意诽谤罪被判几年刑了

    专业解答恶意诽谤若构成犯罪,在我国可能被认定为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最重可判三年有期徒刑。但通常需情节严重,对社会公共秩序或他人名誉造成重大不良影响时,才追究刑事责任。多数诽谤行为可通过民事诉讼解决。

    2024.07.22 1851阅读
  • 恶意诽谤罪最多判多少年

    专业解答根据我国法律,故意损害他人名誉且情节严重者可能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等刑罚。若未达刑事案件标准,则受行政处罚,如五日以下拘留或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恶劣者,可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罚款五百元以下。

    2024.07.14 1933阅读
  • 诽谤罪严重恶劣判几年以上

    专业解答《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规定,诽谤罪刑罚视情节而定。情节恶劣者,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并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具体裁量需结合案情综合判断。

    2024.07.01 1571阅读
  • 恶意诽谤造谣应判几年刑期最长多久

    专业解答诽谤造谣构成犯罪的应判处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等刑罚,最长的刑期标准是三年以下有期徒刑,事实上根据诽谤造谣的动机以及造成的后果等情节才能确定恶意诽谤造谣应判几年刑期最长多久,相关的量刑依据下文整理了详细的资料。

    2024.02.22 1544阅读
热门专题 优质咨询 热点推荐
诊断报告 全面解读 深度解析

法律问题专业剖析,免费提供
法律问题诊断分析报告~

免费体验
优选专业律师

律师三重认证,为您提供更专
业、更权威的真人律师~

立即查看

1分钟提问,海量律师解答

1

说清楚

完整描述纠纷焦点和具体问题

2

耐心等

律师在休息时间解答,请耐心等待

3

巧咨询

还有疑问?及时追问律师回复

立即咨询

想获取更多损害赔偿资讯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