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法大学硕士,江苏苏信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具有证券从业资格,企业高级法律顾问,企业合规师,累计为多个国企代理案件数十亿
15052099995
找律师
18万律师在线服务
问律师
咨询身边的法律专家
查知识
更多更全的法律资讯
犯罪嫌疑人死亡时取保候审措施应及时解除且不再计算期限。刑事诉讼中,犯罪嫌疑人死亡会导致刑事诉讼活动在实体和程序上停止推进。因为刑事诉讼的目的在于追究犯罪嫌疑人责任,其死亡使得责任追究失去对象,作为刑事强制措施的取保候审便无存在意义。
对此可采取以下措施:
1.公检法机关需建立高效的信息沟通机制,确保能及时知晓犯罪嫌疑人死亡情况,以便迅速作出处理。
2.严格规范解除取保候审的流程,明确各环节的责任人和办理时间,防止出现拖延现象。
3.强化对解除取保候审措施的监督,保证通知执行机关及相关人员的工作落实到位,维护司法程序的公平与合法。
法律分析:
(1)犯罪嫌疑人死亡会导致刑事诉讼活动发生重大变化。从法律规定来看,此时面临撤销案件、不起诉、终止审理或宣告无罪等处理方式。这是因为刑事诉讼目的是追究犯罪嫌疑人刑事责任,而其死亡使得责任承担主体消失,诉讼失去继续进行的意义。
(2)取保候审作为刑事强制措施,依赖于刑事诉讼活动存在。当犯罪嫌疑人死亡,刑事诉讼不再推进,取保候审失去前提和基础,也就没有继续存在的必要。
(3)公检法机关的职责明确。一旦发现犯罪嫌疑人死亡,它们有义务依法依规及时处理,解除取保候审措施,并通知相关方面,以维护司法程序的正常运转。
提醒:
若遇到涉及犯罪嫌疑人死亡相关案件,注意关注公检法机关对取保候审措施的处理情况,有疑问可咨询专业法律人士。
(一)从实际操作层面,公检法机关需建立有效的信息沟通机制。当其中一方发现犯罪嫌疑人死亡,应迅速将该信息传达给其他相关部门,避免因信息不畅导致措施解除不及时。
(二)对于执行机关而言,在接到犯罪嫌疑人死亡通知后,要严格按照规定流程办理解除取保候审手续,确保手续完备、存档完整。
(三)为防止后面可能出现的争议,相关部门应做好对犯罪嫌疑人死亡及解除取保候审等情况的记录和说明工作。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十六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责任,已经追究的,应当撤销案件,或者不起诉,或者终止审理,或者宣告无罪:(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
1.犯罪嫌疑人若死亡,取保候审得赶紧解除,期限不会再接着算。
我曾接触类似案子,嫌疑人一去世,相关措施就没意义了。
2.按法律,嫌疑人、被告人死亡,要么撤案,要么不起诉等。刑事活动都不推进了,取保候审也就没存在必要。
司法机关发现嫌疑人死亡,会依法处理,解除措施并通知相关方。
严格三重认证
206个细分领域
3000+城市分站
18万注册律师
3亿咨询数据
想获取更多刑事辩护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