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我
(一)在开发商取得预售证后,购房者可放心与开发商签订商品房预售合同,因此时预售行为合法,合同受法律保护。
(二)签订合同前,购房者要仔细审查合同条款,明确房屋基本情况、价款、交付时间、违约责任等双方权利义务。
(三)若对合同条款有疑问或不满意,可与开发商协商修改,以保障自身合法权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三条规定,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但是,该强制性规定不导致该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的除外。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未取得预售许可证进行预售违反相关规定,其预售行为无效。
2025-06-22 15:12:02 回复
咨询我
法律分析:
(1)预售证是房地产开发企业预售行为合法的关键凭证。取得预售证后,企业能与购房者签订受法律保护的商品房预售合同,这是交易合法性的重要保障。
(2)未取得预售许可证就进行预售的行为是无效的,这是法律明确禁止的,目的是保护购房者的合法权益,防止开发商违规操作带来的风险。
(3)虽然有预售证代表项目符合基本预售条件,但购房者不能掉以轻心。在签订合同前,必须仔细审查合同条款,对房屋基本情况、价款、交付时间、违约责任等关键内容要清晰明确。
(4)如果购房者对合同条款有疑问或不满意,可以与开发商协商修改,以此来保障自己在交易中的合法权益。
提醒:购房者签订预售合同前务必查看预售证,谨慎审查条款,有疑问及时与开发商协商,若情况复杂建议咨询专业法律意见。
2025-06-22 13:18:20 回复
咨询我
结论:
预售证下来通常能签合同,有预售证的预售行为合法,合同受法律保护,但购房者签合同前要审查条款。
法律解析:
房地产开发企业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其预售行为就具备合法性,可与购房者签订商品房预售合同。相关法律规定,未取得预售许可证进行预售的行为无效,而有预售证说明该项目已符合预售基本条件,所签合同受法律保护。不过,购房者在签订合同前,需仔细审查合同条款,明确双方权利义务,如房屋基本情况、价款、交付时间、违约责任等。若对合同条款有疑问或不满意,可与开发商协商修改来保障自身权益。如果您在购房合同签订方面有任何问题,或对相关法律规定存在疑惑,欢迎向专业法律人士咨询,我们会为您提供专业的法律建议。
2025-06-22 11:19:07 回复
咨询我
1.取得预售证后一般可签合同。房地产开发企业拿到商品房预售许可证,其预售行为合法,能与购房者签订预售合同。有预售证意味着项目符合预售基本条件,合同受法律保护。
2.需注意未取得预售许可证进行预售的行为无效。所以取得预售证是合法签约的重要前提。
3.购房者签订合同前要仔细审查合同条款。明确双方权利义务,涵盖房屋基本情况、价款、交付时间、违约责任等。
4.若对合同条款有疑问或不满意,可与开发商协商修改。这样才能保障自身合法权益。
2025-06-22 10:17:57 回复
咨询我
1.取得预售证后一般能签合同。房地产企业拿到预售许可证,预售行为就合法了,可和购房者签预售合同。
2.没预售证就预售是无效的。有预售证说明项目符合预售条件,合同受法律保护。
3.签合同前,购房者要细看条款,明确双方权责,比如房屋情况、价款、交付时间、违约责任等。有疑问可和开发商协商修改,保障自身权益。
2025-06-22 08:39:2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