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法大学硕士,江苏苏信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具有证券从业资格,企业高级法律顾问,企业合规师,累计为多个国企代理案件数十亿
15052099995
找律师
18万律师在线服务
问律师
咨询身边的法律专家
查知识
更多更全的法律资讯
(一)立案后找不到嫌疑人,民众可积极配合公安机关,提供自己所了解的嫌疑人相关线索,如嫌疑人的爱好、常去地点等。
(二)在日常生活中留意周围可疑人员,发现与嫌疑人特征相符的人及时联系公安机关。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五条规定,应当逮捕的犯罪嫌疑人如果在逃,公安机关可以发布通缉令,采取有效措施,追捕归案。各级公安机关在自己管辖的地区以内,可以直接发布通缉令;超出自己管辖的地区,应当报请有权决定的上级机关发布。
1.立案后找不到嫌疑人,公安机关会开展侦查,通过查监控、问证人等收集线索,确定身份和去向。
2.有证据证明重大作案嫌疑,会对嫌疑人通缉。县级以上公安机关在辖区内可直接发通缉令,超出辖区要报上级发布。
3.侦查中持续关注嫌疑人可能出现的地方,掌握行踪就抓捕。若其逃避侦查,案件一直侦查,不受追诉期限限制,直到到案。
结论:
立案后找不到嫌疑人,公安机关会侦查收集线索、通缉嫌疑人、持续关注其可能出现场所实施抓捕,且嫌疑人逃避侦查不受追诉期限限制。
法律解析:
根据法律规定,立案后公安机关的职责在于侦破案件。在找不到嫌疑人时,侦查是首要工作,通过调查监控、走访证人等收集线索确定嫌疑人身份和去向。若有重大作案嫌疑证据,公安机关可进行通缉,县级以上公安机关在辖区内可直接发布通缉令,超出辖区则需上级有权机关发布。同时,公安机关会持续关注嫌疑人可能出现的场所并适时抓捕。而且嫌疑人逃避侦查不受追诉期限限制,案件会一直侦查直至其到案。这一系列规定保障了法律的公正执行和受害者的合法权益。如果您在这方面还有其他法律疑问,欢迎向专业法律人士咨询,我们会为您提供更详细的解答。
1.立案后找不到嫌疑人,公安机关会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全力缉拿。会开展侦查工作,借助调查监控、走访证人等方式收集线索,明确嫌疑人身份与可能去向。若有证据证实其重大作案嫌疑,将进行通缉,县级以上公安机关在辖区内可直接发布通缉令,超出辖区则需上级有权机关发布。还会持续关注嫌疑人可能出现的场所,掌握行踪便立即抓捕。而且嫌疑人逃避侦查不受追诉期限限制,案件会一直侦查直至其到案。
2.为进一步提高抓捕效率,公安机关可加强与周边地区警方的协作,共享信息,扩大搜索范围。也可充分利用大数据等科技手段,对嫌疑人可能的落脚点进行精准分析和排查。同时,鼓励群众提供线索,给予一定奖励。
法律分析:
(1)立案后找不到嫌疑人,公安机关会开展侦查工作,如调查监控、走访证人等,以此收集线索,明确嫌疑人身份与可能去向。这是为后续追捕提供基础信息。
(2)当有证据表明嫌疑人有重大作案嫌疑时,公安机关会进行通缉。县级以上公安机关在辖区内可直接发布通缉令,超出辖区则需报请上级有权决定的公安机关发布,扩大追捕范围。
(3)侦查期间,公安机关会持续关注嫌疑人可能出现的场所,掌握行踪后立即实施抓捕。而且,若嫌疑人逃避侦查,案件不受追诉期限限制,会一直处于侦查状态直至嫌疑人到案。
提醒:
嫌疑人不要抱有逃避侦查就可免罪的侥幸心理,公安机关会全力追捕。民众若发现相关线索,可及时向警方提供。
专业解答立案不是必然会逮捕;立案后公安机关会进行案件的侦查,在查明符合逮捕条件时才能提请逮捕。
严格三重认证
206个细分领域
3000+城市分站
18万注册律师
3亿咨询数据
想获取更多刑事辩护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