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咨询 > 安徽法律咨询 > 安庆法律咨询 > 安庆合同纠纷法律咨询 > 预售付定金没有抢到合同怎么办

预售付定金没有抢到合同怎么办

何* 安徽-安庆 合同纠纷咨询 2025.06.09 14:43:36 330人阅读

预售付定金没有抢到合同怎么办

其他人都在看:
安庆律师 合同事务律师 安庆合同事务律师 更多律师>
咨询我

法律分析:
(1)在预售付定金后未抢到合同的情况中,若商家存在违约行为,比如故意不签订合同,消费者可依据定金罚则,要求商家双倍返还定金。定金罚则规定交付定金方违约无法实现合同目的时无权要求返还定金,而收受定金方违约则需双倍返还。
(2)当因不可归责于双方的事由,像系统故障等导致未抢到合同,商家应返还定金。此时消费者可先和商家协商按规则处理。
(3)若协商不成,消费者可收集支付定金凭证、预售宣传资料等证据,通过向消协投诉或诉讼的方式维护权益。

提醒:
消费者遇到此类情况,要及时留存好相关证据。不同案件情况不同,若需精准分析解决方案,可进一步咨询。

2025-06-09 18:57:02 回复
咨询我

(一)因商家违约故意不签合同,可要求商家双倍返还定金。
(二)因不可归责于双方的事由如系统故障未抢到合同,可先与商家协商要求返还定金。
(三)若协商不成,收集支付定金凭证、预售相关宣传资料等证据,向消协投诉或通过诉讼解决。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八十七条规定,债务人履行债务的,定金应当抵作价款或者收回。给付定金的一方不履行债务或者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的,无权请求返还定金;收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债务或者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的,应当双倍返还定金。

2025-06-09 18:18:09 回复
咨询我

1.付定金预售没抢到合同,处理方式看具体情况。若商家违约,像故意不签合同,可要求双倍返还定金,这是基于定金罚则。
2.若因不可归责双方的事由,如系统故障没抢到合同,商家应返还定金。
3.可先和商家协商按规则处理。协商不成,收集支付凭证、宣传资料等证据,向消协投诉或诉讼解决。

2025-06-09 17:03:24 回复
咨询我

结论:
预售付定金后未抢到合同,商家违约则双倍返还定金,不可归责于双方事由则商家返还定金,协商不成可投诉或诉讼。
法律解析:
根据《民法典》规定的定金罚则,若商家故意不与消费者签订合同等违约情形,消费者可要求商家双倍返还定金;若因系统故障等不可归责于双方的事由导致未抢到合同,商家应返还定金。消费者可先与商家协商按此规则处理。若协商无果,消费者可收集支付定金凭证、预售相关宣传资料等证据,通过向消协投诉或诉讼途径解决。遇到此类法律问题,每个人的情况可能不同,若你在预售定金问题上有疑惑,欢迎向专业法律人士咨询,以获取更精准的法律建议和解决方案。

2025-06-09 15:47:18 回复
咨询我

1.预售付定金后未抢到合同,要按不同情形处理。若商家违约,像故意不签合同,消费者可依定金罚则要求其双倍返还定金。因为交付定金方不履约致合同目的无法实现,无权要回定金;收受方有此情况则需双倍返还。
2.若因不可归责于双方的事由,如系统故障未抢到合同,商家应返还定金。
3.解决措施:消费者可先和商家协商,按规则处理。若协商无果,收集支付定金凭证、预售宣传资料等证据,向消协投诉,或通过诉讼解决。

2025-06-09 15:30:34 回复

【法律意见】  按照我国法律的规定,开发商必须在办理商品房预售许可证的情况下,才能与购房者签订认购协议和商品房买卖合同。开发商明知自己没有商品房预售许可证,但是却又与购房者签订认购书或者房屋销售合同的,其行为属于欺诈。开发商在没有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的情况下与购房者签订商品房买卖合同的话,属于欺诈行为。购房者可以根据上述法律规定,向要求确认合同无效,或者主张撤销商品房买卖合同。  商品房买卖合同被确认无效或者被撤销以后,开发商不仅需要退还购房者已经支付的购房款和利息,而且还要赔偿购房者因此遭受的损失。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在商品房预售许可证欺诈的情况下,上述司法解释还规定了开发商的惩罚性赔偿责任。也就是说,购房者可以要求开发商额外支付与已付房款等额的赔偿。比如,购房者签订商品房买卖合同后支付首付20万,银行按揭贷款80万,如果发现开发商没有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则可以要求开发商返还房款100万及利息,而且还可以要求开发商再支付100万的赔偿。  以上就是对“没有房屋预售许可证开发商是欺诈吗”所作的解答。总之,发生商品房欺诈纠纷后,购房者应当及时与开发商沟通,如果无法协商解决问题,那么则应当及时向。开发商没有房屋预售许可证的情况下签订商品房买卖合同的行为属于欺诈行为,购房者不仅可以要求返还房款,还可以要求惩罚性赔偿。【法律依据】《合同法》第54条规定,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的合同,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九条规定,出卖人订立商品房买卖合同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导致合同无效或者被撤销、解除的,买受人可以请求返还已付购房款及利息、赔偿损失,并可以请求出卖人承担不超过已付购房款一倍的赔偿责任:  (一)故意隐瞒没有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明的事实或者提供虚假商品房预售许可证明;  (二)故意隐瞒所售房屋已经抵押的事实;  (三)故意隐瞒所售房屋已经出卖给第三人或者为拆迁补偿安置房屋的事实。

【法律意见】  按照我国法律的规定,开发商必须在办理商品房预售许可证的情况下,才能与购房者签订认购协议和商品房买卖合同。开发商明知自己没有商品房预售许可证,但是却又与购房者签订认购书或者房屋销售合同的,其行为属于欺诈。开发商在没有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的情况下与购房者签订商品房买卖合同的话,属于欺诈行为。购房者可以根据上述法律规定,向要求确认合同无效,或者主张撤销商品房买卖合同。  商品房买卖合同被确认无效或者被撤销以后,开发商不仅需要退还购房者已经支付的购房款和利息,而且还要赔偿购房者因此遭受的损失。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在商品房预售许可证欺诈的情况下,上述司法解释还规定了开发商的惩罚性赔偿责任。也就是说,购房者可以要求开发商额外支付与已付房款等额的赔偿。比如,购房者签订商品房买卖合同后支付首付20万,银行按揭贷款80万,如果发现开发商没有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则可以要求开发商返还房款100万及利息,而且还可以要求开发商再支付100万的赔偿。  以上就是对“没有房屋预售许可证开发商是欺诈吗”所作的解答。总之,发生商品房欺诈纠纷后,购房者应当及时与开发商沟通,如果无法协商解决问题,那么则应当及时向。开发商没有房屋预售许可证的情况下签订商品房买卖合同的行为属于欺诈行为,购房者不仅可以要求返还房款,还可以要求惩罚性赔偿。【法律依据】《合同法》第54条规定,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的合同,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九条规定,出卖人订立商品房买卖合同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导致合同无效或者被撤销、解除的,买受人可以请求返还已付购房款及利息、赔偿损失,并可以请求出卖人承担不超过已付购房款一倍的赔偿责任:  (一)故意隐瞒没有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明的事实或者提供虚假商品房预售许可证明;  (二)故意隐瞒所售房屋已经抵押的事实;  (三)故意隐瞒所售房屋已经出卖给第三人或者为拆迁补偿安置房屋的事实。

没有解决问题?一分钟提问,更多律师提供解答! 立即咨询
律师解析
热门专题 优质咨询 热点推荐
诊断报告 全面解读 深度解析

法律问题专业剖析,免费提供
法律问题诊断分析报告~

免费体验
优选专业律师

律师三重认证,为您提供更专
业、更权威的真人律师~

立即查看

1分钟提问,海量律师解答

1

说清楚

完整描述纠纷焦点和具体问题

2

耐心等

律师在休息时间解答,请耐心等待

3

巧咨询

还有疑问?及时追问律师回复

立即咨询

想获取更多合同事务资讯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