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于债权人而言,即便诉讼时效经过,也应积极起诉,因为仍有起诉权利。在起诉前要收集好相关证据,证明债权债务关系的存在等。若被告未提出诉讼时效抗辩,仍有胜诉可能。
(二)对于债务人来说,如果债权人起诉,可根据情况决定是否以诉讼时效进行抗辩,但要注意若同意履行债务,之后就不能再以诉讼时效届满为由反悔。
(三)若在诉讼过程中涉及到诉讼时效中止、中断等情况,当事人要及时向法院提供相关证据和说明。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九十二条规定,诉讼时效期间届满的,义务人可以提出不履行义务的抗辩。诉讼时效期间届满后,义务人同意履行的,不得以诉讼时效期间届满为由抗辩;义务人已经自愿履行的,不得请求返还。
1.诉讼时效过了也能起诉,法院不会主动用诉讼时效规定,即便时效届满,当事人起诉法院也受理。
2.时效届满后,对方以时效抗辩,且无中止、中断等情形,法院会驳回原告诉讼请求。若对方不抗辩,法院不能自行用时效规定裁判。
3.时效届满,义务人同意履行,不能以时效届满抗辩;已自愿履行的,不能要求返还。可见,时效经过不影响起诉权,但可能影响胜诉权。
结论:
诉讼时效经过仍能起诉,但可能影响胜诉权。
法律解析:
根据法律规定,法院不能主动适用诉讼时效规定,即便诉讼时效届满,当事人起诉法院也会受理。若对方以诉讼时效抗辩,且无中止、中断等法定情形,法院会驳回原告诉讼请求。但如果对方未提出该抗辩,法院不能自行适用。此外,诉讼时效届满后,义务人同意履行就不能再以时效届满抗辩,已自愿履行的也不能请求返还。这表明诉讼时效经过不影响起诉权利,不过胜诉权可能会受影响。如果您在诉讼时效方面存在疑问,不确定自身权益如何保障,可向我或专业法律人士咨询。
1.诉讼时效经过当事人仍具备起诉权利,法院不得主动适用诉讼时效规定,即便时效届满,法院也应受理起诉。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必然胜诉,诉讼时效会影响胜诉权。
2.若对方以诉讼时效抗辩,且无中止、中断等法定情形,法院会驳回原告诉讼请求。若对方未提出抗辩,法院不能自行适用时效规定裁判。另外,时效届满后,义务人同意履行或已自愿履行的,不能再以时效届满为由抗辩或请求返还。
3.为保障权益,当事人应及时行使权利,避免诉讼时效经过。若发现时效可能届满,可通过书面催款、保留通话记录等方式造成诉讼时效中断。若诉讼中对方提出时效抗辩,应积极寻找时效中止、中断的证据来维护自身权益。
严格三重认证
206个细分领域
3000+城市分站
18万注册律师
3亿咨询数据
想获取更多诉讼仲裁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