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出解除委托关系,律师要及时做好确认工作,留存相关证据,比如书面声明或谈话记录等,确保会见依规终止。
(二)当律师发现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隐瞒重要事实或虚假陈述,应先明确告知后果,若对方仍不改正,律师在决定终止会见时要记录好过程和原因。
(三)若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出现严重违规行为,监管场所要求终止会见,律师要积极配合,同时了解后面安排及相关情况。
(四)面对不可抗力等特殊情况,律师应保持与监管场所的沟通,关注事件动态,为恢复会见做好准备。
(五)案件出现法定情形导致会见自然终止,律师要及时跟进案件信息,与相关部门确认。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四十四条规定,辩护人或者其他任何人,不得帮助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隐匿、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不得威胁、引诱证人作伪证以及进行其他干扰司法机关诉讼活动的行为。违反前款规定的,应当依法追究法律责任,辩护人涉嫌犯罪的,应当由办理辩护人所承办案件的侦查机关以外的侦查机关办理。辩护人是律师的,应当及时通知其所在的律师事务所或者所属的律师协会。
1.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出解除委托,律师确认后会见终止,没了委托会见就没基础。
2.律师发现对方隐瞒重要事实或虚假陈述,影响正常履职,有权终止会见。
3.会见时犯罪嫌疑人等严重违规,制止无效,监管场所可要求终止会见。
4.像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导致会见无法进行,会见会终止。
5.案件有法定情形,如被撤销、嫌疑人被释放,会见自然就终止了。
结论:
常见终止律师会见的情形包括犯罪嫌疑人等提出解除委托、隐瞒重要事实等影响律师履职、严重违规、不可抗力以及案件出现法定情形等。
法律解析:
首先,委托关系是律师会见的基础,当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出解除委托,会见因基础丧失而终止。其次,律师若发现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隐瞒重要事实或虚假陈述,严重干扰自身正常履行职责,基于维护合法权益及正常工作开展,有权决定终止会见。再者,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会见时严重违规,经制止无效,监管场所有权要求终止会见以维护秩序。而不可抗力等特殊情况导致会见无法正常进行,以及案件出现如被撤销、犯罪嫌疑人被释放等法定情形,会见自然终止。这些规定旨在保障律师会见的合法性、规范性与秩序性。如果大家对律师会见相关法律问题还有疑惑,欢迎向专业法律人士咨询,以获得准确的法律建议。
常见终止律师会见的情形是合理且必要的规定,旨在保障司法程序有序公平进行。
1.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出解除委托关系,会见终止。这符合委托代理逻辑,委托关系是会见基础,基础不在会见自然失去前提。建议律师在确认解除时,做好相关记录与交接工作。
2.律师发现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隐瞒重要事实或虚假陈述,有权终止会见。这能保证律师基于真实情况履行职责,维护司法公平。律师应明确告知相关后果。
3.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严重违规,监管场所可要求终止会见。这维护了监管场所秩序,监管场所要及时留存证据并做好说明。
4.不可抗力等特殊情况导致会见无法进行而终止。应及时通知各方,待情况稳定后重新安排。
5.案件出现法定情形会见自然终止。司法机关需及时通知律师及相关人员。
法律分析:
(1)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主动解除委托关系,使得会见的前提委托关系消失,会见需终止。这是基于委托的基础逻辑,没有了委托,律师的会见权利失去依托。
(2)当律师察觉到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隐瞒关键事实或虚假陈述,极大影响律师正常履行辩护等职责时,律师有权停止会见,以维护法律程序的公平和自身工作的有效性。
(3)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会见期间严重违规,干扰监管秩序、违反会见场所规定,经制止仍不改正,监管场所有权要求终止会见,以保障监管场所的正常秩序。
(4)不可抗力等特殊状况,如自然灾害、监管场所突发紧急事件,使会见无法正常开展,只能终止。
(5)案件出现法定情形,像案件撤销、犯罪嫌疑人被释放等,会见因失去实际意义而自然终止。
提醒:
了解会见终止情形,若作为犯罪嫌疑人等相关方,应避免违规行为;若作为律师,注意维护自身权益及职责履行,遇复杂情况建议进一步咨询。
严格三重认证
206个细分领域
3000+城市分站
18万注册律师
3亿咨询数据
想获取更多刑事辩护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