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分析:
(1)使用假币罪是明知是伪造货币而使用且数额较大的行为。明确了“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的标准,分别对应总面额四千元以上或币量四百张(枚)以上、总面额五万元以上不满二十万元、总面额二十万元以上。
(2)量刑根据数额不同有不同规定。数额较大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或单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没收财产。
提醒:
日常生活中要提高识别假币能力,避免误收误用。若发现假币应及时上缴银行,切勿使用,否则达到标准将构成犯罪。不同案情对应解决方案不同,建议咨询进一步分析。
(一)避免使用假币,在日常交易中仔细辨别货币真伪,可通过观察水印、安全线、图案清晰度等特征,若对货币真伪存疑,及时到银行鉴定。
(二)若不小心收到假币,应及时上缴银行,切勿再将其投入市场使用。
(三)提高法律意识,清楚使用假币的法律后果,不抱有侥幸心理。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七十二条规定,明知是伪造的货币而持有、使用,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1. 使用假币达到一定标准构成使用假币罪,即明知是假币还使用且数额较大。
2. 数额认定标准:总面额 4000 元以上或币量 400 张(枚)以上为“数额较大”;5 万元以上不满 20 万元为“数额巨大”;20 万元以上为“数额特别巨大”。
3. 量刑:数额较大处 3 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或单处 1 万 10 万元罚金;数额巨大处 3 10 年有期徒刑,并处 2 万 20 万元罚金;数额特别巨大处 10 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 5 万 50 万元罚金或没收财产。
结论:
使用假币且数额达到一定标准会构成使用假币罪,依据数额不同量刑不同。
法律解析:
使用假币罪是指明知是伪造货币而使用且数额较大的行为。法律规定,总面额四千元以上或币量四百张(枚)以上为“数额较大”,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或单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金;总面额五万元以上不满二十万元为“数额巨大”,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总面额二十万元以上为“数额特别巨大”,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没收财产。使用假币不仅损害国家货币信用和金融秩序,也会给社会和他人带来危害。如果遇到与使用假币相关的法律问题,建议及时向专业法律人士咨询,以获取准确的法律建议和帮助。
1. 使用假币达到一定标准构成使用假币罪,此罪指明知是伪造货币而使用且数额较大的行为。依据规定,总面额四千元以上或币量四百张(枚)以上属“数额较大”,五万元以上不满二十万元属“数额巨大”,二十万元以上属“数额特别巨大”。
2. 量刑根据数额不同有所区分,数额较大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或单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没收财产。
3. 为避免此类犯罪,民众要增强法律意识和辨别假币能力,金融机构应加强对货币真伪的鉴定和防控。执法部门需加大打击力度,遏制假币流通。
严格三重认证
206个细分领域
3000+城市分站
18万注册律师
3亿咨询数据
想获取更多刑事辩护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