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咨询 > 河北法律咨询 > 承德法律咨询 > 承德刑事犯罪辩护法律咨询 > 拘留两次没还钱会定为拒执罪吗
包同贺律师

中国政法大学硕士,江苏苏信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具有证券从业资格,企业高级法律顾问,企业合规师,累计为多个国企代理案件数十亿

15052099995

找律师

18万律师在线服务

问律师

咨询身边的法律专家

查知识

更多更全的法律资讯

拘留两次没还钱会定为拒执罪吗

王* 河北-承德 刑事犯罪辩护咨询 2025.02.28 09:07:09 399人阅读

拘留两次没还钱会定为拒执罪

其他人都在看:
承德律师 刑事辩护律师 承德刑事辩护律师 更多律师>
咨询我

法律分析:
(1)认定拒执罪,生效判决、裁定是前提。这确保了执行依据的合法性与权威性,是后续判定是否拒执的基础。
(2)“有能力执行”是关键要素。有证据证明被执行人存在可供执行财产或具备履行特定行为的能力,才可能构成此罪。
(3)“拒不执行”的行为多样。拒绝报告财产、虚假报告财产、违反限制高消费令等且情节严重的,才会被纳入考量。

仅两次拘留未还钱,不能直接定性拒执罪。需全面考察被执行人的财产状况,若确实无财产,且非故意不还,不构成犯罪;反之,有能力却故意不履行,可能被认定。

提醒:
判断是否构成拒执罪复杂,建议咨询以进一步分析被执行人具体情况 。  

2025-02-28 14:30:15 回复
咨询我

  拘留两次还没还钱,不意味着就会被认定为拒执罪。
  
  构成拒执罪有条件。得有法院生效裁判,有执行义务的人有能力执行却不执行。有能力执行指有财产或能履行义务,拒不执行体现为拒绝报告财产等严重行为。

  不能仅因拘留两次未还钱就定拒执罪,要综合看财产状况和执行态度。无财产非故意不执行,通常不构成;有能力却故意不还,符合条件可能认定。

2025-02-28 13:11:17 回复
咨询我

结论:
拘留两次仍未还钱,不一定构成拒执罪。
法律解析:
构成拒执罪,需存在人民法院生效判决、裁定,且负有执行义务的人有能力执行却拒不执行。“有能力执行”要有证据证明其有可供执行财产或履行特定行为义务的能力,“拒不执行”有拒绝报告财产等多种情节严重的表现。仅拘留两次没还钱不能直接认定构成此罪,要全面考量被执行人财产状况、执行态度等。若确实无财产并非故意抗拒执行,通常不构成;有能力却故意不还且符合法定情节,就可能被认定。所以不能单纯依据拘留次数和未还钱这一事实判断是否构成拒执罪。如果大家在这方面有疑问,不确定某种情形是否构成拒执罪,建议向专业法律人士咨询,以便获得准确的法律分析和建议 。

2025-02-28 11:17:34 回复
咨询我

(一)对于债权人
要积极收集被执行人财产线索,向法院提供,协助法院判断其是否有能力执行。
比如留意被执行人是否有隐匿的房产、车辆等资产。

(二)对于被执行人
若确实无财产可执行,要如实向法院报告自身财产状况,配合法院执行工作,表明并非故意抗拒。

(三)对于法院
需全面审查相关情况,综合判断是否构成拒执罪。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规定,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2025-02-28 10:21:32 回复
咨询我

拘留两次仍未还钱不一定构成拒执罪,认定该罪名需满足特定条件。

首先,应存在人民法院的生效判决、裁定,同时负有执行义务的人具备执行能力却拒不执行。其中,“有能力执行”指有证据表明其拥有可供执行财产或履行特定行为义务的能力。“拒不执行”体现为拒绝报告或虚假报告财产情况、违反限制高消费令等情节严重的行为。

对于仅拘留两次未还钱的情况,要全面考量被执行人财产状况、执行态度等因素。若确实无财产可供执行且非故意抗拒,通常不构成拒执罪;若有能力却故意不还且符合法定情节,就可能被认定为拒执罪。

建议在执行过程中,执行法院应全面深入调查被执行人财产状况,准确判断其执行能力。同时加强对被执行人行为的监管,对于有能力执行却拒不执行的,依法严厉打击;对于确实无财产执行的,合理采取执行措施,保障债权人与被执行人合法权益。  

2025-02-28 09:51:02 回复
没有解决问题?一分钟提问,更多律师提供解答! 立即咨询
律师解析
热门专题 优质咨询 热点推荐
诊断报告 全面解读 深度解析

法律问题专业剖析,免费提供
法律问题诊断分析报告~

免费体验
优选专业律师

律师三重认证,为您提供更专
业、更权威的真人律师~

立即查看

1分钟提问,海量律师解答

1

说清楚

完整描述纠纷焦点和具体问题

2

耐心等

律师在休息时间解答,请耐心等待

3

巧咨询

还有疑问?及时追问律师回复

立即咨询

想获取更多刑事辩护资讯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