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咨询 > 广西法律咨询 > 百色法律咨询 > 百色合同纠纷法律咨询 > 合同滞纳金最高不超过多少

合同滞纳金最高不超过多少

王* 广西-百色 合同纠纷咨询 2024.11.04 00:41:48 368人阅读

合同滞纳金最高不超过多少

其他人都在看:
百色律师 合同事务律师 百色合同事务律师 更多律师>
咨询我

我国法律通常无“滞纳金”表述,有类似概念“违约金”。
违约金数额由双方合同约定,一般不超造成损失的百分之三十。若约定违约金过高,当事人可请求法院或仲裁机构适当减少。
法院或仲裁机构判断违约金是否过高时,会综合合同履行、当事人过错、预期利益等因素,依公平与诚实信用原则衡量。总之,违约金设定应合理公平,保障合同履行且避免一方负担过重。

2024-11-04 06:03:02 回复
咨询我

常说的是“违约金”,而不是“滞纳金”。
违约金是多少,要看合同里两边是怎么约定的,但一般不会超过因为违约造成损失的百分之三十。要是合同里写的违约金比实际损失高太多了,那违约的一方可以要求法院或者仲裁的地方帮忙调低一点。
法院或者仲裁的地方在判断违约金是不是太高时,会考虑合同是怎么执行的、谁犯的错更严重,还有原本期望能得到的利益等等,会按照公平和诚实信用的原则来评估。总的来说,定违约金要合理公平,既要保证合同能履行又不能让哪一方觉得负担太重。

2024-11-04 04:53:08 回复
咨询我

“滞纳金”这种表述通常是没有的,有个与之类似的概念叫“违约金”。
违约金要设定得合理、公平才行,既要能保障合同得以履行,又得避免给其中一方造成太重的负担。违约金的数额是双方在合同里约定好的,不过一般来说可不能超过造成损失的百分之三十。要是约定的违约金比造成的损失高出太多,当事人就能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适当地减少。
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判断违约金是不是过高的时候,会按照公平原则和诚实信用原则,综合考虑合同的履行状况、当事人的过错程度以及预期利益这些因素来衡量。

2024-11-04 03:03:44 回复
咨询我

在我国法律体系内,通常不存在“滞纳金”这一表述,与之近似的概念为“违约金”。
违约金的具体数额由合同双方协商约定,不过,其一般不得超出所造成损失的百分之三十。若约定的违约金过高,远超造成的损失,当事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适度减少。
法院或仲裁机构在判定违约金是否过高时,会综合考量合同履行的实际状况、当事人的过错程度以及预期利益等多方面因素,依据公平原则与诚实信用原则进行权衡。总体而言,违约金的设定需要具备合理性与公平性,既要为合同的履行提供保障,又要防止给任何一方造成过重的负担。

2024-11-04 01:44:43 回复
没有解决问题?一分钟提问,更多律师提供解答! 立即咨询
知识科普 律师解析
  • 滞纳金最高不超过多少

    专业解答滞纳金上限为原应付款项总额。涉及政府行政决策的金钱义务,若当事人未在规定期限内履行,相关部门有权罚款并追加滞纳金,具体标准需提前通知当事人。对于未按时缴纳税费的纳税人或扣缴义务人,税务机关有权要求其补缴税款,并自滞纳税款之日起计算,每日加收万分之五的滞纳金。

    2024.08.14 2044阅读
  • 社保滞纳金最高不超过多少

    专业解答滞纳金上限为8000元,超出部分仍按此限额执行。社保滞纳金指用人单位未按时足额缴纳员工社保费,由征收机关责令限期缴纳或补足。滞纳金自欠缴之日起按日加收5%计算。请严格遵守规定,避免不必要的费用支出。

    2024.07.16 1744阅读
  • 税收滞纳金最高限额规定可以超本金吗

    专业解答滞纳金的规定如下:其金额不得超过本金上限或与之相等。对于未按时履行行政处罚决定的当事人,相关行政机构可按罚款数额的每日百分之三增收滞纳金,但总金额不得超过原罚款额。这是为了确保滞纳金在合理范围内,避免过度惩罚。请各当事人务必遵守规定,按时履行义务,以免产生不必要的滞纳金。

    2024.05.21 3597阅读
  • 滞纳金最高不超过多少?

    专业解答滞纳金最高不超过金钱给付义务的数额,也即滞纳金的具体数额需要结合实际的情况才能确定。一般情形下,对于因纳税人、扣缴义务人计算错误等失误,未缴或者少缴税款的,从滞纳税款之日起,按日加收滞纳税款万分之五的滞纳金。

    2024.08.03 37190阅读
热门专题 优质咨询 热点推荐
诊断报告 全面解读 深度解析

法律问题专业剖析,免费提供
法律问题诊断分析报告~

免费体验
优选专业律师

律师三重认证,为您提供更专
业、更权威的真人律师~

立即查看

1分钟提问,海量律师解答

1

说清楚

完整描述纠纷焦点和具体问题

2

耐心等

律师在休息时间解答,请耐心等待

3

巧咨询

还有疑问?及时追问律师回复

立即咨询

想获取更多合同事务资讯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