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法大学硕士,江苏苏信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具有证券从业资格,企业高级法律顾问,企业合规师,累计为多个国企代理案件数十亿
15052099995
找律师
18万律师在线服务
问律师
咨询身边的法律专家
查知识
更多更全的法律资讯
解析:
在特定法定条件得到充分满足的情况下,劳动者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针对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的自诉请求。
依据我国现行法律制度的相关规定,人民法院有权直接审理并判决的自诉案件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传统意义上的“告诉才处理”案件;
其次是在人民检察院未就案件提起公诉的情况下,被害人能够提供充足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
最后是当被害人有足够证据证明被告人的行为严重侵犯了其人身权、财产权益,且该行为应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同时被害人也曾提出过控告,但公安机关或人民检察院却未能对此进行严肃追责时,此类案件亦可由被害人自行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值得注意的是,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被明确规定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分则第五章之中。如果被告人的犯罪行为可能导致其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刑罚,并且被害人能够提供充分证据证明被告人的行为侵犯了自身的人身权、财产权益,且被害人也曾提出过控告,但公安机关或人民检察院却未能对此进行严肃追责,那么在此种情况下,被害人便具备了向人民法院提起自诉的资格。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一条
人民法院直接受理的自诉案件包括:
(一)告诉才处理的案件:
1、侮辱、诽谤案(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规定的,但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
2、暴力干涉婚姻自由案(刑法第二百五十七条第一款规定的);
3、虐待案(刑法第二百六十条第一款规定的);
4、侵占案(刑法第二百七十条规定的)。
(二)人民检察院没有提起公诉,被害人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
1、故意伤害案(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第一款规定的);
2、非法侵入住宅案(刑法第二百四十五条规定的);
3、侵犯通信自由案(刑法第二百五十二条规定的);
4、重婚案(刑法第二百五十八条规定的);
5、遗弃案(刑法第二百六十一条规定的);
6、生产、销售伪劣商品案(刑法分则第三章第一节规定的,但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
7、侵犯知识产权案(刑法分则第三章第七节规定的,但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
8、刑法分则第四章、第五章规定的,对被告人可能判处三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案件。
专业解答在拒不支付劳动报酬情形中撤案的相关事项在此类关于薪酬拖欠事宜的维权过程中,劳动者应当特别关注以下几点:首先,确定是否已超出法律设定的一年仲裁时效期限;其次,核实所选择的维权机构是否具备合法的管辖权限;再者,确保自身拥有充分且确凿的证据以支持所提出的主张;最后,务必确认自身采取的维权途径是符合法律规定的。
专业解答针对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的惩处标准为:倘若自然人故意通过转移个人财产、藏匿行踪等手段来躲避支付劳动者应得的劳动薪酬,或者在具备支付能力的情况下却拒绝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且涉及金额达到一定程度,经过政府相关部门多次责令支付后仍然不予支付的,那么将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的刑事责任,同时还需承担罚金的民事赔偿责任;如果情节更为严重,给社会带来了恶劣影响和损失,则将被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且同样需要承担罚金的民事赔偿责任。
专业解答法定代表人拒绝支付劳动报酬可能产生的法律影响分析恶意欠薪行为,涉案金额达到一定标准且在政府相关部门多次发出支付工资命令后仍然拒绝支付的,将面临最高三年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刑事责任,同时还要受到罚金的处罚;倘若造成了极为严重的后果,则将被判处最高七年有期徒刑,并且同样需要承担罚金的惩罚。
专业解答关于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的主体界定问题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的犯罪主体为与劳动者缔结劳动关系的相对立一方,亦即雇佣劳动者并利用其劳动力,同时根据员工所创造的工作量向其支付薪资及相关福利待遇的主体,涵盖了个人和法人实体。
专业解答恶意拖欠劳动报酬是否会导致刑事责任的产生行为人通过转移或藏匿财产等方式逃避向劳动者支付应得的劳动报酬,亦或者是在有足够偿付能力的情况下却故意推迟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且数额达到了法定标准,经过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责令督促支付仍然不予执行者,将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刑事责任,同时还需承担罚金的民事赔偿责任;若情节更为严重,给社会和他人带来了严重危害的,则将被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且同样需要承担罚金的民事赔偿责任。
严格三重认证
206个细分领域
3000+城市分站
18万注册律师
3亿咨询数据
想获取更多刑事辩护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