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法大学硕士,江苏苏信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具有证券从业资格,企业高级法律顾问,企业合规师,累计为多个国企代理案件数十亿
15052099995
找律师
18万律师在线服务
问律师
咨询身边的法律专家
查知识
更多更全的法律资讯
专业解答如果借给别人钱,自己不知道对方是用来诈骗的,一般来说不违法,因为没有共同犯罪的主观和客观要素。但是,如果借款行为很奇怪,或者应该能预见到资金可能涉及非法用途却没有察觉到,那可能会有法律风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共同犯罪得是基于共同故意,过失不算共同犯罪,但是要单独承担责任。在不知道的情况下,虽然不需要承担刑事责任,但是还是得配合调查。简单来说,无辜借钱不违法,但是要小心别被牵扯进去,而且要配合调查。
专业解答在没有预知的情况下,协助欺诈一般不会被认定为犯罪。然而,如果应该察觉到却因为疏忽而没有察觉,或者已经知道风险但轻信可以避免,或者行为异常却没有警觉,那么就可能需要承担责任。虽然“不知情”不属于故意犯罪,但在特定情况下,如果没有尽到合理的警觉义务,可能会被视为过失,从而面临法律的追究。
专业解答借钱给别人,只要自己不知道对方是用来诈骗的,那就不违法,因为这不符合共同犯罪的主观和客观要素。但是,如果你的借款行为很可疑,或者你应该能预见到对方的资金可能涉及非法用途,但是你却没有察觉,那你就可能要承担法律风险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共同犯罪必须是基于共同的故意,过失不被视为共同犯罪,但是要单独承担责任。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虽然不需要承担刑事责任,但是还是需要配合调查的。简单来说,就是无辜借钱不违法,但是要小心别被牵涉进去,并且要配合调查。
专业解答如果你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以借贷的形式帮助他人,而这笔钱被对方用于诈骗,一般不会被视为违法行为。因为在这种情况下,你没有犯罪的主观故意,也没有和诈骗者一起合谋犯罪。你的行为是出于善意,而不是恶意参与诈骗活动。所以,你不需要承担违法的责任。不过,我还是建议你,在帮助别人的时候,尽量了解清楚对方的真实意图,以免不小心卷入违法犯罪的行为当中。
专业解答情感欺诈一般不构成刑事犯罪,但若以建立情感关系为手段骗取财物,则涉及刑法规定的诈骗罪行。关键在于行为人的主观意图,即是否有“非法占有他人财产”的意图。常见手法是虚构事实索求财物。这种行为通常被视为诈骗罪的典型罪状之一,应依法惩处。
严格三重认证
206个细分领域
3000+城市分站
18万注册律师
3亿咨询数据
想获取更多刑事辩护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