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既然已申请劳动仲裁,最好是劳动仲裁立案后再办理离职手续。
2、如果用人单位坚持要求现在办理,那么劳动者办理离职手续时需要看清楚,不要在对于仲裁请求不利的书面文字上签字。
3、用人单位解除与劳动者的劳动关系(或者说辞退、开除)分以下三种情况,可以对照下属于哪种情况,应该支付经济补偿或赔偿而没有支付给的,可以在1年内申请劳动仲裁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①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关系,没有任何合法理由,也没有支付经济补偿,劳动者不存在《劳动合同法》39条规定的情形,可以认定该用人单位行为属于《劳动合同法》87条规定的违法解除劳动合同情形,应该支付赔偿金,即每工作一年支付2个月的本人工资;
②用人单位依据《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19条规定情形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关系的,其中符合《劳动合同法》46条规定的,应该支付经济补偿金,即每工作一年支付一个月本人工资;符合《劳动合同法》第40条,并且没有提前1个月通知劳动者的还应多支付1个月工资作为代通知金;
③如果劳动者存在《劳动合同法》39条的规定的情况,用人单位提出解除劳动关系的,不需要支付任何经济补偿,也不需要提前通知;但是,这需要用人单位举证并且书面通知劳动者解除劳动关系。
专业解答企业处理工伤事故一般就两种方式:“私下和解”和“申请仲裁”。私下和解快是快,但可能会留下后患;仲裁规范是规范,就是流程复杂,成本还高。具体选哪种方式,得看工伤事件的具体情况和双方协商的条件。
专业解答劳动争议仲裁遵循高效原则,一般在1个月至65天内完成。45天内作出裁决,特殊情况可延长最多15天。立案需5个工作日。申请人需满足明确仲裁协议、具体请求与正当理由及属受理范围。仲裁书需详列当事人信息、仲裁请求事实依据、法律依据及证据详情。整个流程严谨而限时。
专业解答没有实质性的影响。根据《劳动合同法》及《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规定,劳动仲裁是解决公司与员工之间发生劳动争议的合法途径。该劳动仲裁裁决结果并不属于行政处罚行为,劳动仲裁案件本身的客观存在并不会影响公司的上市。
专业解答企业遭遇劳动仲裁,需依法参与仲裁程序,遵守调解书和裁决书。不依法履行将面临法院强制执行。劳动仲裁是合法解决企业与员工争议的途径,非行政处罚。建议聘请律师,准备充分证据资料维护企业权益。处理劳动仲裁耗费大量资源,影响企业声誉。优先友好协商,保障员工权益,无理取闹员工可在仲裁后提供证据索赔。
专业解答企业遭遇劳动仲裁,需依法参与仲裁程序,遵守调解书和裁决书。不依法履行将面临法院强制执行。劳动仲裁是合法解决企业与员工争议的途径,非行政处罚。建议聘请律师,准备充分证据资料维护企业权益。处理劳动仲裁耗费大量资源,影响企业声誉。优先友好协商,保障员工权益,无理取闹员工可在仲裁后提供证据索赔。
律师解析 一、对公司而言:劳动仲裁的申请事项,大部分与经济相关,并且除了正常应当支付给劳动者的费用之外,可能还会产生经济补偿金、赔偿金或者双倍工资之类的,具有惩罚性的费用支出;如果用人单位败诉,最直接的影响就是,需要付出更多的经济成本。 二、对个人而言:对今后无任何影响。仲裁过后,不会留下任何记录。根据法律规定,当事人发生劳动纠纷,双方当事人可以先进行协商处理,协商不成的,可以申请劳动仲裁。
严格三重认证
206个细分领域
3000+城市分站
18万注册律师
3亿咨询数据
想获取更多诉讼仲裁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