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法大学硕士,江苏苏信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具有证券从业资格,企业高级法律顾问,企业合规师,累计为多个国企代理案件数十亿
15052099995
找律师
18万律师在线服务
问律师
咨询身边的法律专家
查知识
更多更全的法律资讯
随着现代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在网络上匿名诽谤,那诽谤罪是什么呢?立案标准是什么
1、诽谤罪散布的必须是捏造的虚假的事实。如果散布的是客观存在的事实,虽然有损于他人人格、名誉,但不构成诽谤罪。而名誉侵权行为,即使所述的内容是真实的,但只要是法律禁止公开宣扬的,公开了将有损于他人人格、名誉,也可以构成名誉侵权。甚至叙述的事实愈真实,愈会加重侵权的程度。
2、法人、团体、组织不能成为诽谤罪的犯罪对象。而在名誉侵权行为中,法人、团体、组织可以成为受害者。如:散布虚假消息,诬说某工厂的产品质量如何低劣等,目的是以不正当的竞争手段搞垮对方。这种行为即使造成了严重后果,只能构成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而不构成诽谤罪。
3、主观过错要求不同。诽谤犯罪行为的主观方面必须是直接故意;而名誉侵权的主观过错包括过失行为。此外,即使善意的检举、揭发、批评中有不实成分的,也不应以诽谤罪论处。
专业解答诽谤罪的构成要件及认定标准以下几种情况可能导致犯罪:首先,如果同一污蔑性的信息在网络上实际被点击或浏览的次数达到了惊人的五千次之多,或者该信息被人多次转发达到了至少五百次,那么这就构成了犯罪行为;其次,如果这种行为导致受害者或者他们的近亲出现了精神失常、自我伤害甚至是自杀等极其严重的后果,那么这也将被视为犯罪;再者,如果在过去两年内,某人因为同样的污蔑行为曾经受到过行政处罚,但他/她并没有因此而收敛,反而再次进行污蔑,那么这也是犯罪行为;最后,如果存在其他任何情节严重的情况,都有可能被认定为犯罪。
专业解答恶意中伤与网络谣言罪行的判定往往应当考虑到以下几个必要条件:首先,此种行为必须含有蓄意捏造事实的成分,换句话说,传播的信息必须为不实之词。其次,这些恶意行为对他人声誉所构成的实质性损害也应予以充分考量。再者,这类行为的公然性质也是需要注意的一个关键因素,因为在互联网这样的公共平台进行传播正是此类案子多见的表现形式。
专业解答关于诽谤罪名的确立将导致案底的产生,原因在于此项行为已被归类为刑事犯罪范畴之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明文规定,对于刑事案件所做出的判决结论将被详细记录在案,具体涵盖了定罪量刑的相关信息。然而须谨记,此类案底的查阅权限仅限于司法机关及特定部门在法律规定的特定情形下进行。
专业解答诽谤罪的量刑标准一般是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这一罪名指的是故意编造虚假信息,损害他人名誉。在量刑时,法院会综合考虑犯罪情节、后果以及犯罪人的悔罪态度等因素。如果是情节轻微的犯罪,且已经获得了谅解,那么法院可能会从轻判决。
专业解答在构成网络诽谤罪的诸多要素中,我们可以总结出如下几个主要方面:首先,涉案人员需在主观意识层面存在明显蓄意破坏他人声誉的行为动机,且对于其所散布的恶意言辞是否真实同样具备明确的认识。接着,在行为实施上,被告人必需通过互联网这一平台公开发布具有诽谤性质的信息,对他人进行无端指责或者贬低。此外,这些诽谤性的言论必须被第三方知晓并产生了一定程度的社会影响力。
严格三重认证
206个细分领域
3000+城市分站
18万注册律师
3亿咨询数据
想获取更多刑事辩护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