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再审不具有中止执行的效力
再审程序立法宗旨在于平衡好保障当事人申请再审权利和维护生效裁判既判力和稳定性之间的关系,共同维护司法公正。申请再审是当事人行使再审诉权的表现形式,只要当事人提出的再审申请符合法定形式条件,人民法院即应受理。但是,当事人申请再审所依据的再审事由是否成立,是否应当启动再审程序,需要经过人民法院审查后才能确定。申请再审权虽具有诉权的性质,但因申请再审并不必然导致生效裁判进入再审程序,因而在再审审查阶段不应轻易限制生效裁判的执行力。若赋予申请再审具有中止执行的效力,可能引发败诉当事人为逃避执行,拖延时间而滥用申请再审权利的问题。因此,本条从当事人申请再审审查阶段性特点出发,为维护生效裁判效力,规定申请再审不具有中止裁判执行的效力。但实践中,对处于上一级法院再审审查过程中的案件,执行法院担心一旦启动再审将难以执行回转,因而以案件正由上级法院审查为由暂缓执行。这一做法与本条规定的精神不符。对于有可能再审的案件,为避免出现启动再审改判后执行回转困难的情况,可以要求申请执行人提供担保后继续执行,或者要求被执行人提供担保后暂缓执行。
如果您还想了解其他法律问题,律图网还提供了专业的律师在线咨询服务,欢迎您再次进行法律咨询。
专业解答当债务人无法偿还债务时,可以申请中止执行。中止执行意味着由于突发情况暂停执行程序,待障碍消除后再恢复。没有财产可执行或存在法律规定的中止情形(如当事人死亡等待继承、案外人异议成立等),都可以依法申请中止执行。
专业解答绑架案件中,要是罪犯自行结束绑架行为,或者有效阻止了事件向更坏的方向发展,那么可能构成犯罪中止。申请中止执行的时候,需要有充分的证据来证明罪犯主观上有中止的意图,并且行动也符合中止的条件,比如说主动释放人质、停止恐吓行为,并且采取了措施来避免伤害等。
专业解答申请执行时效中断的情形包括:债权人在履行期限内向债务人主张债权、申请执行后撤回、双方达成和解并重新约定履行期限。申请执行时效为两年,自法律文书规定的履行期间最后一日起算。
专业解答在申请再审过程中,原判决的执行通常不会立即停止,除非法院作出特定裁定。再审请求决定后,法院可通过裁定暂停执行。但在追索赡养费、扶养费等案件中,原判决不会因再审而中止。法院可能根据案情或法律规定要求中止执行。因此,再审不必然导致原判决执行停滞,是否中止主要取决于法院决策和案情。
专业解答申请再审不影响原判决、裁定和调解书的执行。再审期间,涉及民生问题的案件会继续执行。刑事案件申诉期间,判决和裁定也照常执行。特殊情况如可能被改判无罪或减少刑罚,可暂时中止执行。行政案件再审申请后,原判决继续执行,再审决定后暂停执行。请理解并配合。
严格三重认证
206个细分领域
3000+城市分站
18万注册律师
3亿咨询数据
想获取更多行政类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