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法保护公民、法人合法取得的宅基地使用权。根据《土地管理法》的规定,使用国有土地的单位或者个人,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登记造册,核发证书,确认使用权。土地使用权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侵犯。农村居民建住房,应当使用原有的宅基地和村内空闲地。使用耕地的,由乡级人民政府审核后,报县级人民政府批准。未经批准的,不予保护。法人、公民合法继承的宅基地使用权除经统一规划或个别调整外,长期不变。另外,宅基地使用权包括合法取得和合法使用两个方面。对非法扩大、抢占宅基地甚至耕地的行为应依法宣布其无效,并可给予法律制裁。在使用宅基地过程中,妨碍公共利益,侵害他人房屋、通行、排水、通风、采光等相邻权的,应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2021-05-19 11:21:55 回复专业解答我国法律不禁止对于本集体内符合新申请宅基地条件的成员,在本集体内部流转宅基地,也不禁止本集体内村民之间互换宅基地。但是,本集体的村民之间互换宅基地必须坚持自愿的原则并履行有关批准程序。
专业解答农村宅基地互换需符合法定条件,一般限于同一集体经济组织内部成员间进行。每户农村居民只能持有一处宅基地,并需遵守省级、自治区级和直辖市级政府规定的面积标准。在土地资源紧张的地区,县级政府有责任采取措施,保障每户农村居民的居所权,同时遵循相关法律法规。
专业解答农村宅基地置换安置房项目策略探讨: 依法合规的前提下,宅基地置换房作为灵活多样的交易方式,包括不等价和等价交换,旨在提高居民生活品质和居住条件。实施时,需确保参与方拥有房屋所有权和土地使用权证书,产权明确,无司法诉讼和禁止交易情形,并遵循房地产管理政策。
专业解答诸暨市房屋拆迁政策针对农村宅基地置换提供房屋置换和货币补偿两种方式,置换比例不固定,货币补偿包括搬迁费、安置费、停产停业损失及房屋价值评估款。 标准由市政府参考社会状况制定,不低于当前水平。
专业解答宅基地允许本村村民间互换,但需遵守“一户一地”原则,互换后需变更登记。 户口变更时,房屋继承人可继承房屋和宅基地使用权。 依据《民法典》相关条款,宅基地使用权人享有占有、使用权利,可建造住所及附属设施,其获取、执行、转让需遵循土地管理法规。 因自然灾害等原因消失或毁损的宅基地,使用权消灭,政府应重新分配。 已注册宅基地使用权转移或消失时,应及时办理更名或注销登记。
严格三重认证
206个细分领域
3000+城市分站
18万注册律师
3亿咨询数据
想获取更多征地拆迁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