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咨询 > 河南法律咨询 > 平顶山法律咨询 > 平顶山知识产权犯罪法律咨询 > 销售伪劣商品罪构成要件是什么,销售伪劣商品罪

销售伪劣商品罪构成要件是什么,销售伪劣商品罪

王** 河南-平顶山 知识产权犯罪咨询 2021.03.03 14:51:13 465人阅读

销售伪劣商品罪构成要件是什么,销售伪劣商品罪

其他人都在看:
平顶山律师 知识产权律师 平顶山知识产权律师 更多律师>
咨询我

你好,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的构成要件:主体包括个人和单位,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客观方面表现为生产者、销售者违反国家的产品质量管理法律、法规,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的行为。法定刑5年以上,根据《》第条,【非法经营罪】违反国家规定,有下列非法经营行为之一,扰乱市场秩序,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未经许可经营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专营、专卖物品或者其他限制买卖的物品的;
(二)买卖进出口许可证、进出口原产地证明以及其他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经营许可证或者批准文件的;
(三)未经国家有关主管部门批准非法经营证券、期货、保险业务的,或者非法从事资金支付结算业务的;
(四)其他严重扰乱市场秩序的非法经营行为。

2021-03-03 14:53:13 回复

根据你的问题解答如下,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的特征有哪些作为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犯罪中的一类犯罪,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具有下列犯罪构成特征:1、犯罪主体特征作为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的犯罪主体,依据刑法的规定,既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单位。而单位既可以是合法成立的,也可以是未经工商部门登记注册的非法单位。无论是合法成立的,还是非法成立的,不影响单位构成犯罪。作为个人犯本罪的,为一般主体,即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即可成为本罪的主体。当然不具有完全行为能力的人不能成为本罪的主体。2、犯罪主观方面特征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犯罪为故意犯罪,要求行为人对其生产、销售的伪劣商品在主观上必须是出于明知。所谓明知,是指行为人在主观上已经确实知道生产、销售的物品属于伪劣商品或者根据客观证据、情形证明行为人确实可能知道其所生产、销售的物品是伪劣商品而不是其他物品的情况。“明知”不等于“确知”。只要根据客观实际情况,结合行为人主观情形,证实行为人在主观上出于能明知而且可能明知而行为人不能否认即可。根据本类犯罪的性质和实际生活中的发案情况,本类犯罪主体在主观上大都具有谋取非法经济利益之目的。过失不构成本类犯罪。如果行为人对其生产、销售的伪劣商品不是出于故意,而是由于生产技术水平达不到要求或者受他人欺骗等完全客观原因导致行为人对其生产、销售的伪劣商品在主观上出于过失,而非出于故意的,则行为人不构成本类犯罪。3、犯罪客体特征本类犯罪的犯罪客体为复杂客体,因行为人所生产、销售的伪劣商品的品种、性质、用途不同,其所侵犯的具体复杂客体有所不同。例如: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的犯罪客体为市场经济秩序和消费者的财产权;生产、销售假药罪、劣药罪的犯罪客体是药品管理制度和消费者的财产权、人身权。在这些生产、销售伪劣商品所侵犯的复杂的犯罪客体中,市场经济秩序是最基本的、最主要的犯罪客体,决定着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的类罪性质,其他犯罪客体处于次要地位。因此,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属于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犯罪范畴,属于经济犯罪,而非属于有关侵犯财产权犯罪,或者侵犯人身权利犯罪或危害公共安全犯罪。4、犯罪客观方面特征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在客观方面最显著的特征是行为人在客观上实施了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的行为。所谓生产、销售伪劣商品,就是指行为人故意在生产、销售的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的情形。由于行为人所生产、销售的伪劣商品的种类、性质、用途不同,刑法对行为人所构成的具体的有关生产、销售伪劣商品方面的犯罪的客观要件的要求也有所不同。因此,在认定有关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时,必须具体分析行为人所生产、销售的伪劣商品的种类、性质、用途,并以此来确定其犯罪成立在客观上所要求的构成要件,从而科学而又准确地界定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做到定罪准确,量刑适当,罚当其罪。

没有解决问题?一分钟提问,更多律师提供解答! 立即咨询
知识科普 律师解析
  • 生产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罪量刑标准是什么

    专业解答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的判罚根据涉案金额而定。具体来说,销售金额在5万元到20万元之间的,会被判处2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罚金,罚金为销售额的50%至200%;销售金额在20万元到50万元之间的,会被判处2年至7年有期徒刑,并处罚金,罚金同样为销售额的50%至200%;销售金额在50万元到200万元之间的,会被判处7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罚金也是销售额的50%至200%;销售金额在200万元以上的,会被判处15年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罚金同样为销售额的50%至200%,或者没收财产。

    2024.10.25 1972阅读
  • 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十八万是否合理

    专业解答销售伪劣产品罪涉及到的涉案金额十八万是否合理此举显然是不道德且侵犯消费者权益的违法行为。

    2024.10.20 1283阅读
  • 销售伪劣产品50万判刑是否合理

    专业解答销售伪劣产品涉案金额达50万元是否合理若经营者售卖假货且存在掺假的情况,且由此获利金额超过五十万人民币,则他们可能面临最高七年以上的有期徒刑,且需支付其被判定涉及到的刑事责任金额的百分之五十以上但低于两倍的罚金。

    2024.10.18 2050阅读
  • 生产销售伪劣产品十二万会受到什么处罚

    专业解答关于对涉及制造及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罪行的惩治力度,在法律条款中通常是通过认定其销售额来进行量化裁定的。具体规定如下:首先,当涉案假冒伪劣商品实际销售额超过五万元人民币时,或者虽然该类商品尚未正式销售,但其货物价值已经达到十五万元人民币以上的情况下,法院将依法判处被告人两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

    2024.10.18 1910阅读
  • 生产销售假冒伪劣产品怎么处罚

    专业解答关于生产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的惩处措施从事生产活动以及商品销售的主体,如若在其所制造或销售的产品中,采用掺杂、掺假的方式,将伪劣产品与优质产品混为一谈,以次充好,或者是将不符合质量标准的产品冒充为符合质量标准的产品,且涉及的销售金额达到了五万元人民币以上但不足二十万元人民币的话,那么他们将会面临着两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处罚,同时还需要承担相应的罚金责任,罚金的数额应当在销售金额的百分之五十以上,但不得超过销售金额的两倍。如果销售金额达到了二十万元人民币以上但不足五十万元人民币的话,那么这些主体就会被判处两年以上七年以下的有期徒刑,同时依然需要按照销售金额的百分之五十以上两倍以下来承担罚金责任。

    2024.10.18 1948阅读
热门专题 优质咨询 热点推荐
诊断报告 全面解读 深度解析

法律问题专业剖析,免费提供
法律问题诊断分析报告~

免费体验
优选专业律师

律师三重认证,为您提供更专
业、更权威的真人律师~

立即查看

1分钟提问,海量律师解答

1

说清楚

完整描述纠纷焦点和具体问题

2

耐心等

律师在休息时间解答,请耐心等待

3

巧咨询

还有疑问?及时追问律师回复

立即咨询

想获取更多知识产权资讯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