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解答我国食安法规严令禁止生产和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过期食品尤其如此,其使用可能导致健康风险。消费者在遭受损害后,除常规赔偿外,有权依法追偿,要求生产商或销售商支付所购食品价格的10倍作为惩罚性赔偿,以此维护自身权益。
专业解答在购买过期食品的消费纠纷中,消费者除享有实际经济损失赔偿外,还可依法主张十倍食品标价或三倍实际损失额的惩罚性赔偿。如索赔金额低于一千元,将强制执行一千元人民币的赔偿标准。
专业解答处理销售过期货品导致消费者损失的方式为: 依据消费者请求进行赔偿,支付商品实际售价十倍或损失三倍的赔偿款,若金额低于一千元则赔偿一千元。 根据法律规定,消费者购买不合格食品受损可要求商家赔偿,同时可向生产商索赔。
专业解答在超市买到过期食品,推荐您首先拨打消费者投诉举报专线,它简便高效。您还可以联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或质量技术监督局投诉。若因食用不合格食品受损,您有权向经营者和生产者索赔。请及时采取行动,保障自身权益。
专业解答超市销售过期食品应如何进行赔偿 遇到产品过期,消费者可向销售商索赔,弥补经济损失。依法,还有权要求生产者或经营者支付货款价值的十倍或损失数额的三倍作为赔偿金。若额外赔偿不足一千元,则视为满额获得一千元赔偿。
律师解析 超市销售过期食品的话,消费者可以要求10倍赔偿,还可以追加赔偿。食品法中规定,赔偿不足1000元的就按1000元的算。 生产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或者经营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消费者除要求赔偿损失外,还可以向生产者或者经营者要求支付价款十倍或者损失三倍的赔偿金;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一千元的,为一千元。如果商家拒绝赔偿的,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解决: 一、投诉调解。消费者与经营者之间发生消费者权益争议后,请求消保委调解,即由第三方对争议双方当事人进行说服劝导、沟通调和,以促成双方达成解决纠纷。 二、行政申诉。消费者和经营者发生权益争议后,可请求有关行政部门解决争议,它具有高效、快捷、力度强等特点。消费者决定申诉时,一般用书面形式,并载明要求、理由及相关的事实根据。如与经营者达成和解,可撤回申诉,请求有关行政部门作出调解书。 三、提请仲裁。双方当事人达成协议,自愿将争议提交仲裁机构调解并作出判断或裁决。仲裁具有当事人程序简便、一裁终局、专家仲裁、费用较低、保守机密、相互感情影响小等特征。仲裁费用原则上由败诉的当事人承担,当事人部分胜诉,由仲裁庭根据各方责任大小确定各自应承担的仲裁费用。 四、提起诉讼。消费者因其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法院依照法定程序进行审判。消费者因其合法权益受到侵害而提起的诉讼属于民事诉讼范畴。
律师解析 销售过期食品的处罚: 1.由有关主管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分工,没收违法所得、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和用于违法生产经营的工具、设备、原料等物品; 2.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货值金额不足一万元的,并处二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 货值金额一万元以上的,并处货值金额五倍以上十倍以下罚款; 情节严重的,吊销许可证。
严格三重认证
206个细分领域
3000+城市分站
18万注册律师
3亿咨询数据
想获取更多其他资讯